平尺调整支座面高度至全室等高,待所有支座柱和横梁构成一体后,应用水平仪抄平。支座与基层面之间的空隙应灌注环氧树脂,应连接牢固。亦可根据设计要求用膨胀螺栓或射钉连接。
4)铺设活动地板面层:根据房间平面尺寸和设备等情况,应按活动地板模数选择板块的铺设方向。当平面尺寸符合活动地板板块模数,而室内无控制柜设备时,宜由里向外铺设,当平面尺寸不符合活动地板板块模数时,宜由外向里铺设。当室内有控制柜设备且需要预留洞口时,铺设方向和先后顺序应综合考虑选定。
铺设前活动地板面层下铺设的电缆,管线已经过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先在横梁上铺设缓冲胶条,并用乳胶液与横梁粘合。铺设活动地板板块时,应调整好水平度,保证四角接触处平整、严密,不得采用加垫的方法。
铺设活动地板块不符合模数时,不足部分可根据实际尺寸将板面切割后镶补,并配合相应的可调支撑和横梁,切割的边应采取清漆或环氧树脂加滑石粉按比例调成腻子封边,或用防潮腻子封边,也可采用铝型材镶嵌。
在与墙边的接缝处,应根据接缝宽窄分别采用活动地板或木条刷高强胶镶嵌,窄缝宜用泡沫塑料镶嵌。随后立即检查调整板块水平度及缝隙。
活动地板面层铺设后,面层承载力不应小于 7.5MPa,其体积电阻率宜为 A 级板:1.0×105-1.0×108Ω;B 级板:1.0×105-1.0×1010Ω。
5)清擦和打蜡:当活动地板面层全部完成,经检查平整度及缝隙均符合质量要求后,即可进行清擦。当局部沾污时,可用清洁剂或肥皂水用布擦净晾干后,用棉丝抹蜡,满擦一遍,然后将门封闭。如果还有其他专业工序操作时,在打蜡前先用塑料布满铺后,再用 3mm 以上的橡胶板盖上,等其全部工序完成后,再清擦打蜡交活。
(3) 质量要求 项次 1 2 3 4 项目 表面平整度 板块缝格平直度 接缝高低差 板块间隙宽度不大于 允许偏差(mm) 2 1 0.5 0.3 检查方法 2m靠尺、塞尺 拉线5m、尺量 钢直尺、塞尺 楔形塞尺 5.2.3涂饰、油漆工程
(1)涂料、油漆工程施工前应进行以下工作情况检查。
1)抹灰、混凝土基层平整度检查,基层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对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应用DB界面砂浆修补,表面麻面及缝隙用腻子填补齐平。表面的灰尘、污垢、浮沙等清理干
净。
2)检查室内外抹灰层与各基层粘结程度,发现有空鼓情况因用手提式切割机,切割凿除、修补,使抹灰层与各基体粘结必须牢固,无空鼓现象。
3)检查混凝土及抹灰层表面的干燥程度,其基体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
4)对进场的耐水腻子、涂料等材料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验收记录进行检查,做好样板工作,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方可进行涂饰工程施工。
5)涂料、油漆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技术交底。 (2)内墙、顶棚表面施涂主要工序:
清扫基层→刷底漆→刮腻子打磨→第一遍涂料→第二遍涂料→第三遍涂料。
1)基层处理:将墙面起皮及松动处清除干净,并用DB干拌界面砂浆补抹,将残留灰渣铲干净,然后将墙面扫净。用水石膏将墙面磕碰处及坑洼缝隙等处找平,干燥后用砂纸将凸出处磨掉,将浮尘扫净。
2)刷底漆:将抗碱封闭底漆用刷子顺序刷涂不得遗漏。
3)刮腻子、打磨:第一遍腻子采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得落,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现象,当腻子风干达到一定强度后,用砂纸将墙面腻子残渣、斑迹等磨平、磨光,然后将墙面清扫干净;第二遍找阴阳角及坑凹处,令阴阳角顺直,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遍,彻底干燥后,用1#砂纸打磨平整,清扫干净;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或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将墙面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不得遗漏或将腻子磨穿。
4)刷第一遍乳胶漆:涂料使用前应将其倒入较大容器内,充分搅拌均匀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涂料中添加剂沉底,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稀释。先将墙面清扫干净,用布将墙面粉尘擦掉,乳胶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要将排笔上的浮毛和不牢固的毛理掉。涂刷顺序是先刷顶棚后刷墙面,墙面是先上后下,墙面的最后一遍应竖向刷涂,墙与顶、踢脚线相接处应横向刷涂,顶棚最后一遍要顺光刷涂。干燥后复补腻子,再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5)刷第二遍乳胶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 用前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稀释剂,以防透底。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
6)刷第三遍乳胶漆:做法同第二遍,由于乳胶漆膜干燥较快,应连续迅速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刷向另一头,要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接头。
砼及抹灰面刷乳胶漆的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涂饰要求 检验方法 1 2 3 4 5 6 颜色 泛碱、咬色 流坠、疙瘩 砂眼、刷纹 装饰线、分色线直线度允许偏差(mm) 门窗、五金、玻璃等 (3)木门窗、木扶手油漆主要工序:
均匀一致 不允许 不允许 无砂眼、无刷纹 1 洁净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尺检查 观察 观察 清扫基面、起钉、除油污等→铲脂囊修补平整→砂纸打磨→节疤处点漆片→干性油打底→局部刮腻子、磨光→刮腻子处涂干性油→第一遍油漆→复补腻子→砂纸磨光→第二遍油漆。
技术要点:
1)木料制品表面油漆时,其木材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2)现场制作组装的细木制品,组装前应先施涂一遍底子油;
3)木质面应顺木纹方向刷涂,颜色均匀一致,无流坠、疙瘩、砂眼、刷纹现象。 木制油漆涂饰质量及检验方法 项次 1 2 3 4 5 6 项目 颜色 光泽、光滑 刷纹 装饰线,分色线平直 裹棱、流坠、皱皮 五金玻璃等 涂饰要求 均匀一致 光泽均匀、一致,光滑 无刷纹 偏差不大于1mm 不允许 洁净 检验方法 观察 观察、手摸 观察 观察、度量 观察 观察 (4)金属栏杆、铸铁管油漆主要工序:
基面涂锈、清扫、磨砂纸→涂刷防锈漆→局部腻子→砂纸磨光→满刮腻子→砂纸磨光→第一遍油漆→复补腻子→砂纸磨平→湿布擦净→第二遍油漆。
技术要点:
1)将金属表面的灰尘、油污、锈斑、毛刺等清理干净,潮湿的表面应凉干;
2)防锈漆和第一遍银粉漆应在设备、管道安装前涂刷,最后一遍银粉漆应在刷浆工程完工后施涂;
3)金属面刷涂时应顺金属物件长度方向涮涂,颜色均一致无流坠、疙瘩、砂眼、刷纹现象。
金属面混色油漆的涂饰质量及检验方法 项次 1 2 3 4 5 6 5.2.4木门安装
(1)工艺流程
门框、门扇制作→找规矩弹线→门框安装→勾缝→门扇安装→玻璃、油漆、五金 (2)施工工艺
1)实木门框、木门扇均由厂家制作,木门框采用榫、钉结合方法,保证门窗框牢固、不变形。
2)弹线:墙上弹出500mm线,并复核无误。弹线安装门框要考虑抹灰层的厚度,并根据门尺寸、标高、位置及开启方向在墙上画出位置线。
3)门框安装:应在地面工程完成前进行,根据500线设计门高度,在门框标出基准点,跟500线吻合、四方校正垂直、用钉子与木砖钉牢,并将钉帽砸入木框2~3mm。且每块木砖应至少钉2个钉子,将门框两端埋入地面下3cm。
4)勾缝:门框固定好后,门框与洞口墙体的缝隙先填塞发泡材料(或沥清麻丝),内外侧再用水泥砂浆抹平。
5)门扇安装:根据图纸确定开启方向,将门扇靠到门套上划出相应的尺寸线,第一次修刨后再将门扇塞到门套子口内,确定两侧缝隙两边不得大于2mm、上端不得大于1mm,如缝隙不合,第二次修刨。刨面不得有反丝要顺光,缝隙尺寸合适后即可安装合页,根据门扇高度确定上、下合页的距离,上、中下合页中心安装第三只合页。合页槽可根据尺寸做出模板,用螺机专人剔合页槽。木螺丝应钉入全长1/3、拧入2/3,如硬杂木可用电钻打眼以防止安装裂缝或拧断。根据门扇合页的位置定好门套合页位置,剔合页槽。安装上、下合页时,先拧入一螺丝然后关上门,检查门缝是否合适,门扇与套是否平整,无问题后,拧紧所有螺丝。
6)装玻璃:提前裁好玻璃,用木压条和钉子、油灰固定。一般玻璃栽口在室内。 7)油漆涂刷:按设计要求涂刷。具体施工工艺见涂装工艺。
8)五金件安装:五金安装应按设计要求,不得遗漏。一般门锁、拉手等距离地面高度
项目 透底、流坠、皱皮 光亮和光滑 分色裹棱 装饰线,分色线平直 颜色、刷纹 五金玻璃等 涂饰要求 大小面均无 光亮足,光滑无挡手感 不允许 偏差不大于1mm 颜色一致,无刷纹 洁净 检验方法 观察 观察、手摸 观察、度量 观察、度量 观察 观察 950~1000mm门拉手应位于门扇中线以下,插销应在拉手下面。
9)安装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1 2 3 4 5 6 7 8 项 目 门槽口对角线长度差 门框的正、侧面垂直度 框与扇、扇与扇接缝高低差 门扇对口缝 门扇与上框间留缝 门扇与侧框间留缝 门扇与下框间留缝 无下框时门扇与地面间留缝 内 门 卫生间门 留缝限值(mm ) - - - 1~2.5 1~2 1~2.5 3~5 5~8 8~12 允许偏差 (mm) 3 2 2 - - - - - - 用塞尺检查 用塞尺检查 检 查 方 法 用钢尺检查 用1m垂直检测尺检查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5.2.5聚氨脂防水工程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细部处理→细部附加层施工→涂刷防水层→第一次试水→保护层施工→第二次试水
(2)施工工艺
1)清理基层:将基层表面的灰皮、尘土、杂物等铲除干净,对管根、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应认真清理。遇有油污时可用钢刷或砂纸刷除干净。表面必须平整,如有凹陷处应用DS干拌砂浆找平。
2)细部处理:穿过厕浴间楼板的所有立管、套管定位安装完毕经验收,管周缝隙用DS防水砂浆堵严。缝大于20mm时可用1:2:4豆石防水砼堵塞。管根及墙角处抹成八字角。门口抹不小于100宽,不底于50厚的泛水。
3)附加层施工:地漏、管根、阴阳角等处用用单组份聚氨脂涂刷一遍做附加层处理,两侧各在交接涂刷200mm。地面四周与墙体连接处,以及管根处,平面涂膜防水层宽度和平面拐角上返高度各≥300mm(地面以上300mm)。地漏口周边平面涂膜防水层宽度和进入地漏口下返均匀≥40mm。
4)第一层涂膜施工: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在基层表面均匀刮涂,厚度一致,不得有漏刮、堆积或鼓泡等缺陷。刮涂量以0.6~0.8kg/m2为宜,24h实干后可进行第二遍刮涂。
5)第二遍涂膜施工:在第一遍涂膜固化后的涂层上,采用与第一遍涂层相互垂直方向均
初装修施工方案(专业版)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