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历史文化名人作文经典素材
【篇一:历史文化名人经典人物写作素材精美范文篇】
历史文化名人经典人物写作素材精美范文篇 经典人物写作素材 孔子
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周震宇)
孔子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
国。或而谓之游,可此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
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
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
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
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蕴含了无穷的力量。(何君源) 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
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
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
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
是他的做人准则。 (阮倩莹)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有价值的精神财 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当今世界,和谐稳定、共同发展体现
了孔子“和”的思想的精髓。中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承和发
扬了孔子“和”的思想,表明中国对外是和平发展,对内是和谐发展。 孔子的“天人合一”,是整个宇宙与人的和谐。科学地处理天、地、 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核心,从现代意义上理解,“天人合一”就
是发展推进和谐,和谐保证发展。“天人合一”这个古老的命题,在当代
社会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谭锡坚) 屈 原
灵动飘逸的屈原在风起云涌的年代像一只孤独的小船,飘飘荡荡靠不
了岸。他生活在楚国,在这个战乱纷呈、风雨飘摇的国度。作为宗室贵族
的一员,也曾显赫一时,一度得到楚王的信任。怎料天危难测,不久就因
为谗言而被渐渐疏远。到顷襄王时,他更是被放逐了,人言可畏啊!国家
混乱,危亡在即,悲愤的屈原在江边一次次地迂回徘徊,他真的困惑了:
为什么美丽的“鸾鸟凤凰”被人们疏远,而那可恶的“燕雀乌鹊”却占据
了高堂暖巢?为什么美丽的露申花和辛夷树,死在了荒蛮的不毛之地,而
那荒疏的杂花乱草却倍受人们的宠爱。满腹经纶的他被这问题纠缠着。最 终,
诗人绝望了,也许江水能带走这些烦恼吧,于是
在最孤独的时候,他把自己交给了江水。后世的人们,仰望和膜拜他伟岸
的身影,企盼着那份可望而不可及。滔滔的江水奔流不息。江水在等待,
江水中的屈原也在等待。这一等就过去了千年。 论述屈原的无奈、困惑、
命运的悲惨 (麦锝城)
屈原既不是宗族观念极重的在朝贵族,也不是一个只爱楚国而目无 “天下”,心胸狭窄的蠢人,他至死都没有离开楚国,是用实际行动强化
了“热爱父母之邦”这一美好情操。或许有人觉得他好傻,可难道你会对
粘满自己民族血腥的刽子手摇首乞怜吗? 论述屈原的爱国 (麦 锝城)
诗人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遭到楚国一伙奸佞的阻挠,连楚怀王也疏
远了他。但是,诗人的决心从未动摇。他反复强调: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独立不迁,
横而不流,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其人格崇高的很好体现,也是其人格
魅力的核心。论述屈原人格魅力 (麦锝城)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
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
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
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
开楚国一步。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可与日月争光。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
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
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 (黎嘉雯)
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正是这种精神品格使得屈原的精神达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