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全称: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
简称:剑川公司2000t/d技改工程。
建设地点: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梅园建材工业园区。 1.2 建设单位
1.2.1 建设单位名称: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 1.2.2 项目的性质
为响应国家最新产业政策,适应国家实施的新的环保标准,并根据市场发展及企业实施技术装备和产品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采用当今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现有600t/d水泥生产线旁建设一条2000t/d水泥生产线。项目的性质为技改。
1.2.3 业主概况
本项目业主——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即剑川县水泥厂,于1987年建成投产,初建时设计生产能力为4.4万吨/年;1992年通过技改,形成年产水泥8.8万吨的生产能力;2001年为了公司的发展及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经云南省经贸委批准,依托原有生产设施,投资7900万元,建成一条日产6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在2004年底完成了年产3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的配套工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对调整水泥产品结构,促进滇西北地区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服务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产品除满足本县建设外,还远销大理、丽江、迪庆、四川、西藏等地,深受用户好评和青睐,并且具备了开发、生产新品种、特种水泥的能力。目前用户不断增加,市场进一步拓宽。随着水泥销售量的不断提高,使我公司在剑川县培植建材支柱产业中发挥了较好的龙头作用。
剑川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原值1.1亿元,在职员工24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2人。相关岗位操作工人均受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教育及培训,严格持证上岗。现公司拥有Φ3.2×(7+1.8)m尾卸烘干磨、Φ3.3×52m预热器窑、Φ3.3×38m单筒冷却机、Φ2.2×4.4m风扫式煤磨、Φ3×11m水泥磨,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
目前,公司现已稳定生产P·042.5R、P·042.5、P·032.5R、P·032.5强度等级的、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及P·C32.5强度等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等优质高性能产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各种施工需要的专用水泥。公司配套设备均属国内先进,生产工序过程中均采用自动化微机系统控制,生产工艺先进,检测手段完备,生产控制点遍布各车间岗位,形成了严密的质量保证网络体系。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指导思想,狠抓基础管理,大力推行现代管理方法,严格按国家标准和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组织生产,对内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向需方提供优质产品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所生产的“老君山”牌水泥性能优良,质量稳定。产品的三个合格率一直保持100%。
1.3 编制单位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 工咨甲2031328001号。
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4.1 项目的实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在新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这项决策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改革和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一是解放思想,引进新思想、新方法、新机制;二是要重点开发基础设施,加快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西部人员、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三是要加强生态平衡建设和环境保护,
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势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军建材工业尤其是大水泥工业,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成熟的水泥生产工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性能水泥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西部地区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先后开工,如:小湾电站、金安桥电站等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大水泥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坝中热水泥等特种水泥的供不应求局面会更加突出。受原材料、区域位置等因素限制,许多水泥企业产品主要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对专用于大型水利电力、交通工程建设的特种水泥涉足较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弥补该部分市场空缺是完全必要的。
随着大(理)丽(江)铁路、214国道大理(下关)—香格里拉(松源桥)段一级路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区建设、城镇和住宅建设等,对水泥也将形成旺盛的需求,尤其对高标号水泥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为西部地区水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1.4.2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水泥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近二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其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布局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尽管总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多而不强”的局面。各地水泥产量的增长往往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从整体上讲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立窑水泥占有很大比重,而高质量的旋窑水泥却长期短缺。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明显制约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