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国南、北派山水画的地域风格
作者:黄雪芳
来源:《书画世界》2020年第02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键词:山水画;地理成因;风格差异;艺术共性;意境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的中国山水画,它的成因是什么?风格有什么差异?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什么艺术养分?这些是笔者作为一个国粹艺术的践行者与后来人想探究的。
一、影响南北山水画风格差异的地理气候因素
以秦岭-淮河为界,此界以南山体较为平缓,常年湿润,多植被;而北方山体较为陡峭,起伏较大,四季分明。这种地域差异影响了山水画的发展走向。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石质山,岩体在热胀冷缩的物理作用下易风化,故北方山体大多棱角分明,表面粗糙,在视觉上给人以斧劈一般的感觉。
而秦岭-淮河以南,常年高温多雨,气候湿润,多土质山,山体受雨水冲刷,风化剥蚀缓慢,因此山体平缓,起伏较小,造成了南方地貌圆润、柔和的视觉效果。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出名的地域,如江南、塞北、中原、关中、河西、西域、岭南等。从古代国画的语境上讲,北派在唐宋以前指以中原、关中为核心地域的绘画风格,在唐宋以后指以现在的北京为核心地域的绘画风格;南派则是指以江南、岭南为核心地域的绘画风格。
南北山水画风格既有艺术上的差异,也有文化上的差异。这既有地域上的成因,也有文化上的成因。
北方山川面貌粗犷,历史厚重,视野开阔,气候寒冷,北方人性格相对冷静大气;而南方山清水秀,山川密布,溝壑纵横,气候温润,南方人性格细腻,心思缜密。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到画作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太行、王屋山、终南山与江南的秀美山水赋予了古典山水画家不同的艺术禀赋。虽然他们笔下的山水是心中的“神似”的山水,但地理的烙印是实实在在的。阳刚的立轴与柔美的长卷,秋风落叶与杨柳青青,这些不是艺术差异,而是天地的性格。它决定了人的性格,决定了艺术的风格。
二、南、北派山水画的风格差异 (一)题材与风格
北派山水题材多为壮丽雄奇、气势磅礴的大山,厚重、苍劲、悲壮;南派山水题材则多为秀丽雅致、柔和婉约的江南风光,青山粉黛,渔舟唱晚,清泉石上流,松竹随风舞翩翩。
南派山水整个画面给人以云淡岚清、清润秀丽之感,萧疏平淡,宁静而祥和;而北派山水气势雄浑苍茫,气象万千,意境荒寒幽寂。
(二)构图与结构
以两宋为例,北派山水在草创的时候,用的是立轴来表现北派山水的雄浑,但后来慢慢发展为用全景式的构图展示;而南派山水虽然也有长卷式的江南风景画,但明清以后,写意风逐渐流行,所以南派山水更多的是采用“一角式”的山水构图,通过局部画面,细腻地展示江南的温文尔雅。
南派多以线形结构为主;北派多采用块面结构。 (三)技法
南派山水柔和慵懒,北派山水则刚劲严谨。南派因南方的山体多土而植被较丰富,而采用“披麻皴”,卷云、荷叶、解索、牛毛等是披麻皴的变体;北派则因北方中原之山多石且石质坚硬,而采用“斧劈皴”,大斧劈、小斧劈、豆瓣、折带等是斧劈皴的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