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教师资格证
教育学:填空选择
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近代以学校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制度2 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3 古代希腊教育有:古代雅典教育,古代斯巴达教育4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
5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6 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以及“产婆术”
7 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成
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专著
8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主张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他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9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杜威
10凯洛夫主编的《教与学》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
11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政治制度13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14学校文化从其形态上可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1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
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
论基础
1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8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神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20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2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研究型
2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3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24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教学科目的25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开设哪门课程26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
27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28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2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
动
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0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学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32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33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4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间的矛盾
3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
35我国的与的基本途径: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3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
层的行政组织:班级
名解
1学校教育: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
观念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发展为直接
4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效果。
5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7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合及进程安排。
8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9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的系列化活动。10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11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文件。
12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
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
导性
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1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4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
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15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16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7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18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和作息时间表,安排学生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
课。
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
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
19教学策略:特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
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
20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与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
动。
21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2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统一过程。
23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5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体系中最基
层的行政组织。
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
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
26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
27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简答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这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
5 学校文化的特征?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示)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循序渐进。2)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3)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某方面技能受损或缺失可通过其他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5)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7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的特殊性2)学校教育的独特性,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
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对个体的影响
不仅有即时的价值,而且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8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
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它
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他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是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与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发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
约。4)现代大工业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
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教师的职业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1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基本素养)?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育专业素养: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有一定研究能力
12教学的一般任务?1)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2)传授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发展智力,体力,创造才能4)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
观基础。
3)教师的教
1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I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4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15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
16综合课的结构?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17班级授课制主要有缺点?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的脱节;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8德育内容?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
19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20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
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
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21德育的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22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论述
1论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
长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
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1作为老师1)敬业: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师生在道德上要相互促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2尊师爱长。这是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
进。3教学相长,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
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这是教与学之间客观存在着的一种普遍现象。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对于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2如何实施课程或课程实施的几个环节?1)安排课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为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各种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3论述班主任如何去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组织好班级活动。1)班主任为
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2)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
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
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指导。班主任的教育主要是围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展开的。3)班集体的培养首先要确定班集体的
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
师
队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把对积极分子的适用与养结合起来。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教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力争把活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复实践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心理学:
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培养正
舆论,教师可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复述策略:实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持在学习材料上。
维
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
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教学测评:在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搜集教学信息,描述,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
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
为规范行动时表现
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个性的差异?1)个性的特征差异。2)个性的类型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2)认知策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3)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5)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遗忘的理论解释(简述遗忘的原因)?1)痕迹衰退说。2)干扰说。3)动机说。4)同化说。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
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
标状态。2)
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里加工实现的。3)系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动,即认知操作,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惧症5)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需要层次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有何启发?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
为5个层次,依次是
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
之后,才会产生高级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标准?1)对自己有信心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3)喜欢与人交往,有较
好的人际关系.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