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①表现:汉武帝—正统→东汉时期—权威性被削弱→魏晋南北 ②原因:A.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
B. 魏晋时期,佛、道两教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学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被进一步削弱。 2. 儒学复兴运动
①唐中期以后:A. 唐代中后期,韩愈(a.宣称仁义是最高的道。b.提出儒家“道统”思想。)和李翱(“性命之源”的角度理解孔孟之道)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儒学创新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②北宋:A. 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B.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C.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兴起的基础。
(二)、北宋五子和理学的创立
1、 理学的基本含义-----他们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2.代表及主张:
(1)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是理学的开创者。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社会命运。
周敦颐和邵雍,将自然结构和人的精神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系统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①、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②、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③、仁者能获得“孔颜之乐”(高度自由和精神的极大满足)。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1.朱熹的学说及成就--本体论(理气关系)、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1)、理气论(本体论):①、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③、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2)、修养论(方法论):①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②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和修养应当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即通过“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②“仁”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③仁者境界就是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 社会责任心。 “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3)、社会政治理论:①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②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③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3. 著述:为《四书》(《大学》,《孟子》,《中庸》,《论语》)注解(即《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理学
的经典著作
4.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心学的基本特征: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标志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号称“心学”。
(注意与程朱理学强调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区别。) 2.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①思想主张:提出“心即理也”,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去寻找,求理的方法是内心反省(即“发明本心”)。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存在分歧。
A.思想: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主张用自己体验而不是逻辑思辨论证此命题
②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③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④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B.影响: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3.王守仁——“致良知”(进一步发展)
(1)简介: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2)思想主张:
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天地万物都将成为虚无:即“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的关键在于 “致良知”,修养的关键在于克服私欲,“致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贤。 ③ 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五)、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1.积极:A.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B.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 C.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E.对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
2.消极:强化“三纲五常”,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碍作用。
【注意】:程朱理学于陆王心学的比较 本 体 论 不同点 体验方法 哲学思想 代 表 相同点 内 容 实 质 影 响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本原 “格物致知”体验“天理” 客观唯心主义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心即理也”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 【资料】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2.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3.基本含义: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3.朱熹(集大成者),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24岁起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他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他死后不久,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4.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
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5. 程朱理学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6.“气”
1.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张载又曰:“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罗钦顺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不同意朱熹“理与气是二物”的见解。
王夫之批评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倾向。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又用“絪蕴生化”说明“气”变化日新的性质。 第一章 气学的概念
“气”的概念由先秦思想家提出。 他们 把“气”做为一种范畴来加以研究和探讨旳。如“气贯长虹”“长虹”,说明气运的空间之大之阔,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没有距离的限制;而“气呑万里如虎”(辛弃疾)这个空间显然是有限的,“万里”是一段距离,有距离的限制;如“怒发冲冠”(岳飞),“发”在这里转变成一种气,成了达到了极限的“怒气”,直把帽子都顶起来了。而“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愁”在这里也转变成一种气,一种达到极限的愁气”。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把宇宙之“气”(即云气)《说文》说:“气,云气也。”加以发挥,提出了“万物归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是中国古代哲人独到的智慧。 综观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经典文献中就有关“气”的概念有以下八种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