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课 题: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六章第五节《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介绍了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本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具体运用,是航天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顺利、流畅地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另外,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诱导,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究,获得新知。尽管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储备不足,猜想可能缺乏科学性,表达也许欠妥。但只要始终参与到学习情境中,五官体验激活思维,大胆猜想,敢于表达,就都能获得发展和提高。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原理;
2、通过阅读、合理诱导与精心研究使学生掌握三个宇宙速度,学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求解公式;
3、通过公式分析、练习反馈使学生掌握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求解有关卫星运动的基本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和第一宇宙速度公式推导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分析、归纳的思维过程;
2、教育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和谐、流畅、民主、愉悦的学习情境,在满怀热望的探究中不断获得美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悦。
2、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2)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运动量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运动量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 (2)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设计思想
(一)、教学主线设计
本节课是应用课,学生已学过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理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所以在设计中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激发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来掌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媒体设计
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增强感性认识,将抽象变得具体,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及内涵。并利用课件板书相关内容,增大课堂容量。 课时安排: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多媒体演示“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运行、返回”视频剪辑。(播放同时可向学生介绍、讲解有关宇宙飞船发射、运行、返回等过程中的一些知识。) 2、教师导入:(将音量调小,与课件播放同步)
自古以来飞天一直是全人类的梦想,人类也为此做出了不懈的追求和巨大的牺牲。我国古代的万户就是其中一个,他曾经将自己用47枚火箭捆绑,尝试飞天,不幸点火后火箭爆炸,万户为此牺牲了。然而,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阻止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活动。终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57年10月4日从前苏联升空,中国也于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特别是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第一次实现载入航天,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绕地飞行14圈,顺利返回,圆了中国人盼望已久的飞天之梦。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又将两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绕地飞行近五天五夜成功返回,实现了新的突破。所有这些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3、适时设疑:那么人类是怎样把物体发射出去,送入太空的呢? (让学生开始思考及交流)
4、出示课题:《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