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热点问题
幼教热点问题即在幼教领域正受到或正引起较多人关注的问题。其中这几个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了,我们应冷静看待这些热点问题!
一、用科学的眼光看“艺术教育热”和“感觉统合训练热”
“艺术教育热”自本世纪80年代初兴起至今差不多快20年了。“艺术教育热”当初升温和至今仍高温不减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来自科学工作者的支持。具体地说来自“左脑分工”学说和一些有关“艺术经历与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研究。在接受有关理论观点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般注意到了:这些理论观点是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得出的,因而我们应相信他们的研究结果。但大多数人同时又忽略了:是否有其他科学工作者报告了不同的研究结果?这些科学工作的原始报告中的结果在多大范围内,在何种限定条件下适用?例如“左右脑分工”学说,是科学工作者通过观察脑手术病人在切断了左右脑之间的神经联系之后,一段时间里所表现出来的左右脑反应不一致现象得出的结论。研究报告的这种现象离开了特定的条件,情况会是怎样?很可惜,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左右脑分工理论,本身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离开这些条件就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臆测性了。而“右脑是音乐脑”、“学弹钢琴有助于学好数理化”之类说法,离真实性就更远了。再如艺术经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研究,一部分研究报告说有“微弱的正相关”,而另一部分研究则报告说没有发现相关。而且相关研究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及其因果方向。如:我们很难确定有艺术经历的学生学习成绩稍好一些,是先天遗传的贡献大,还是父母教育的贡献大,抑或是艺术学习的贡献大。更何况,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并没有充分的实例能完全一致地支持“学过艺术的人在其他学业上也会显示出优势”这一说法。
因此,我们不能对有关的科学研究作简单的理解,在艺术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冷静地深入地进行研究:怎样的艺术教育才会真正有助于儿童在身心、智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热”是从“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矫治”的实践中扩展出来的。 感觉统合失调矫治原本是针对神经系统方面的某种障碍进行的医学矫治。据有关专家称,感觉统合能力严重失调可能导致儿童的学习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近来由于各种新闻媒体对此类专业治疗服务及其疗效的大力宣传,使得感觉训练的目标也逐渐从“补偿性、矫治性”向“预防性、增强性”转化。同时,据圈内人士称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几座大城市超过半数以上的儿童(年龄范围不详)被判定为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于是,他们进而推出这样的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该面向一般儿童,的确,感觉统合能力的低常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的迟滞,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儿童成长的特殊需要和有的放矢地去满足这些特殊需要。但是,什么样的感觉统合能力是常态标准?有关的基本常识告诉你们,任何医学的、社会的、学业的正常或不正常,都是以人群中大多数人的存
在状态为标准的。如果人群中半数以上的人都被划入不正常的范围,那么我们就应该重新审视这个标准了。
当然,对于广大幼教工作者来说,进一步深入学习,努力掌握判断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标准,努力探究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会学习的内部机制,与家长和医疗工作者一起为被确诊有感觉统合能力失调问题的儿童做好矫治工作,那是很有实际意义的。进一步说,如果通过深入研究开发出了能够切实起到预防性、增强性作用的身体锻炼项目,或者更简单、更廉价的替代性锻炼,那么就会使这项研究产生更为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用辩证的眼光看“个性培养热”
“个性培养热”是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而兴起的教育思潮,大约与人们处理问题时的矫枉过正倾向也有关。“个性培养热”从一开始似乎就与自控、纪律以及不损害他人、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品质培养相对立,以至在“创造个性”的口号下,单纯强调“只要与别人不同”,而没有注意其中的消极作用。 在自信心、上进心的培养过程中,一时似乎批评、指出不足、指出努力方向和进行客观性评价也都成了教师和家长的禁忌。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许多幼教工作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了。
三、用生态科学的眼光看“双语教育热”
双语教育正在成为新的幼教热点,近期已经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有关研究人员试图从文献中寻找出对于双语教育的不同看法,无论是价值方面还是方法,.但这种努力似乎至今尚无理想结果。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既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习得语言的自我训练过程,在多民族杂居的国家和地区,各民族既要保存自己的民族语言,又要与其他民族进行语言交流,在那里,双语甚至多语的学习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必需。这种特殊的语言需要和特殊的语言环境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生态系统。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生态系统内部,一切与语言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发展有关的因素都是相对自然和谐的。这与我们所讲的“双语教育热”情况有着极大的差别。
所以,我以为,现在“双语教育”的热心人最好能深入研究或论证“双语教育”的时宜性和地域性问题以及“双语教育”的即时价值回报评估和长远价值回报评估,同时进一步研究使用特定语言(如英语)地区的儿童是怎样学习这种特定语言的,而使用双语(如汉语和英语)地区的儿童又是怎样同时学习两种语言的,儿童学习即学即用的母语和学习他们将来才可能使用的语言,其学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等等。
四、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智力早期开发热”和“科技教育热”
“智力早期开发热”已热了近20年。尽管现在人们对此似乎仍旧热情未减,但近一两年来,有关研究文献上不同的观点已时常可见,甚至还出现了“智力早期开发”是“残酷的掠夺性开发”之类并非危言耸听的说法。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反对“拔苗助长”的忠告绝不仅仅是新近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只是在某种难以与人言说的利益驱动下,在这几乎长达20年之久的时期内,许多人不愿意听或者也不愿意思考罢了。最近,国内有学者介绍以美国哈佛大学费歇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所做的研究,研究报告指出,在某种行为上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个成长系统产生弥漫性的影响,那个接受了不适当早熟刺激的领域将会产生低下的发展水平。当成长速率过高时,可能导致系统成长的紊乱无序。
在这里,我们当然不反对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前提下,盲目地相信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大脑的潜能,可以把绝大多数儿童培养成“神童”,轻率地采取各种所谓“开发”的行为,实在是不负责任和十分危险的。某些危害目前还不能够为一般人所察觉,也许将来孩子长大后显现出来了,其早年埋下的祸根也可能不会为一般人所意识到,但危害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科技教育热”在我国幼儿教育界兴起至今有10多年了。特别是近些年,计算机、新型电教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走进了幼儿园。不可否认,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科技价值意识觉醒的表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儿童应该了解现代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从儿童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还是有必要审视一下我们在幼儿“科技教育”及其研究中的每一项具体决策,以确保我们的决策对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有利。
对于幼儿科技教育,我们应该重视的是幼儿科学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诸如不轻易相信、批判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向自己或别人提问的能力;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而又灵活的生活学习习惯;坚韧不拔地寻求疑问答案的态度倾向等等。至于如何使传授的科技知识在幼儿科学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最佳作用,似乎应该是幼儿科学教育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即如幼儿园的“计算机教育”,根据计算机专家的说法,当一代计算机被淘汰之后,这一代计算机的操作员也就被淘汰了。而且从计算机发展的趋势看这种淘汰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我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未来的计算机是怎样的,所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利用计算机存储、加工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许比学会计算机操作更具有长远的学习价值。
同样,在将各种先进的家用电器和电教设备引入幼儿教育之中,并帮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的同时,我们似乎也应该谨慎地告诉幼儿不正确使用高科技产品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或长远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