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作者:刘娇娜 孙旭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15期
【摘要】“立德树人”,旨在先立德、后树人,在当今这个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不断创新提升来适应时代要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树人”,这不仅取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对我国自古以来教育理念的总结及传承,以此来建立适应我国的科学教育体系。本文将通过对“立德树人”必要性的探讨,提出有关“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建立途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94-01 “立德树人”一般多指培育人的德行涵养,其中“立德”在前,“树人”在后,这恰恰也揭示了“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立德在于解答怎么培养人,而樹人则解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常而言,“立德”往往被作为培养高校学生的准则,同时也是教师个人修养准则,若想培养具备优秀德行的学生,那么教师也必定需要德才兼备,过硬的知识加上优秀的涵养是教师教书育人最为重要的基础,是立师之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故而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与态度。 一、“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自古便是我国的教育准则,具备良好德行才能够真正成就一个人,况且加强学生德兴建设更是党和国家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社会的迫切需求。此外,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之下,文化交织冲击容易使得学生产生不良思想,制约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立德树人”般的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以此来纠正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如何在“立德树人”视野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因此,教师团队的水平高低往往决定着整个学生水平的高低,只有一名好教师以身作则才能教导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得到提升,需要在“立德树人”视野下开展,就必须对教师团队进行“立德树人”思想教育方面的培养,提升教师对于“立德树人”的理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先“立德’,而后“树人”,而且作为高校教师更是要明确意识到要先“立己德”,而后才是“树人德”,即为树他人之德行。所谓“立己德”是指建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品德,以此来提升自己以适应高校教育需求,首先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高素养人才;所谓“树人德”不仅仅指让学生成为某一类特定人群,而在于将学生作为人而培养成人,培养成一切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让学生建立起高尚的品格。
在高校教育中,高校领导决策着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些人往往引导着学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指向。所以高校领导者必须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与价值,真正明白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方能制定出一系列有关“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标,进而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教学体系。以此来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学习、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高校的教师应当去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此激励学生,并帮助学生建立起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并结合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让学生们敢于与那些有悖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引论作抗争,作为教师,通常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对话访谈等形式来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状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并针对性的进行批评教育,切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校教师应当正确对待每一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此类教育常态化、频繁化,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之后,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创新,敢于对当前状态下的教育进行批判与改革,这样才能使教育不断进步,才能够让“立德树人”深人学生的内心,将思政课程学习成为学生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条件下的多种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课外实践中,则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其中去,才能够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培养自身的德行。
前文中提到了教师团队,教书育人必定自教师开始,所以要做好“立德树人”,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加强。高校多可通过定期举办思政教师培训班,对教师进行不断培训,较强教师对于“立德树人”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设立思政专项课题,让教师们进行探索研究,以此来切实加深教师团队对于“立德树人”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此外,高校还可以将教师的道德品质纳入他们的考评内容中,这样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此来建立起对青年思政教师管理制度,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从上文可以看出,对于教师的考评能够带动教师的积极性,那么同样的,对于学生的考评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讲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利用这两个方面的碰撞交合来建立与教材的衔接、教学效果的比对等指标体系,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教学感到更为认可,也更愿意与教师共同完善教学体系。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环境与对象的不断变化,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不得不随机应变,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做到与时俱进,突破陈规,才能彰显出教学优势来。
在创新教育方面,当下是一个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往往宣导尊重差异,持包容态度,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求要把握住一个方向,要高度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并将传统工具性教育转向目的性教育,将教学活动双向化,丰富教学内容,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在理论灌输中融入人文情怀和道德精神。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利用现在的高科技以及丰富的资源来突出“德育”的重要性,提升思政课的文化品位和道德含量,以此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时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引导到社会的主流意识上来,并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高素养人才是当今每所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具备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以及感染力的教育往往更能够让广大学生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田美玲,康兆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优化高校思政工作的具体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6(6):95-95.
[2]刘娟,问翠玲.“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2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