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教案 鲁教版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伟大的实践来自于伟大的决策;伟大的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 二、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 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 能力;、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听歌后回答问题: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2)有一位老人,“老人”指的是谁?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4) 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教师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故事去感受改革开放的魅力,去认识中国是如何对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 板书课题: 第9课 改革开放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春天的故事之改革篇-----对内改革(农村) 思考问题: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 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引导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教师: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集中劳动,吃大锅) 有何弊端?(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 2、农村改革的尝试: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展示:材料一: 凤阳的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 材料二: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中国最高层政治家翻开的新一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底层农民们翻开的历史新一页是什么?生: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契约,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在农村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说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导课。 说明: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认识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形式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上图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材料三: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斤 1981年产粮 6.70亿斤 1982年产粮 7.15亿斤 请问: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从此农村在中央指导下,全国推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问: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想致富,如何致富? 引导学生向乡镇企业方面思考回答。 教师: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改革出现了一个人们未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对比,直观感受到农村改革的效果,认识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 曾预料的大收获,那就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这是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展示:我国有名的乡镇企业。 拓展延伸:近年来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你知道有哪些措施吗? 教师:如果说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令人惊喜,那深圳小城的一夜崛起,更令世界瞩目。当时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二、春天的故事之开放篇---对外开放 播放:对外开放的录像 边看边思考问题: 1、对外开放是怎样开始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又是如何向纵深发展的? 说明:此环节要求明确: 政策的目的: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学生观看录像,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展示:《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在地图上找出我国5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结合课文相关内容,理解实行对外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结合课文说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开放 展示:学生对应示意图按层次指出,老师演示: 政策的背景、目的、作用以及发展。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明确全方位、深圳 经济特区 汕头 沿海开放 城市 珠海 海南 厦门 广州上海等14个城市 对外开放长江三角洲 沿海经济开放区区 珠江三角洲 厦漳泉三角区 内 地 环渤海地区 归纳:从而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宽领域的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你知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各是指什么? 明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意义。 (1)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多层次: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由四个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等五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个层次是内地。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 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 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多媒体展示:开放成就 材料一:“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 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深圳——“一夜崛起之城”、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二:浦东旧貌---能买浦西一张床,不买浦东一幢房。 浦东新貌---图1东方明珠、图2浦东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评价:今天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放”的不同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对比,认识 对外开放的成就;今天的对外开放不同于旧中国的“开放”。 ① 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 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本质的区别。即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的,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 教师: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城市改革在1985年也全面展开了,其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三 、春天的故事之改革篇----对内改革(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分析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 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结合课文谈谈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性。 提问: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鲁教初中历史八下《第9课 改革开放》word教案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