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
上课素材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扬交替)、铺陈描写、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诗词诵读技巧并背诵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赏析名句,培养一定的想象力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指导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宛如一座瑰丽的花园。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这节课我们来领略四首词的韵味。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2.生难字词 (1)字音 酒酣(hān) 遣(qiǎn) 浊酒(zhuó) ...
羌管(qiāng) 麾下(huī) 炙(zhì) ...(2)词义
【八百里】指牛。
【五十弦】原指瑟,词中泛指乐器。 【翻】演奏。 【作】像。
【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霹雳】响雷,震雷。文中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听录音,正音,标出朗读节奏。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语气,读出感情。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渔家傲·秋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表达了词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表达了词人希望能受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3.辛弃疾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这首词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表达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同时抒发了词人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4.《满江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词是词人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以及希望一展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交流点拨】从题材上看,本词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本词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雄壮而不纤巧:所以叫作“赋壮词”。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四首词的主旨并理解赏析了名句,提高了我们的鉴赏能力,也激发了我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同学们,继续加油!
2.拓展延伸
“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 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不得志,借酒宣泄心中郁闷。
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酒话别,表达美好祝愿。
3.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四首词。
(2)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上片:写景:“秋”(边塞 秋景)、“异”——萧瑟、荒凉
下片:抒情:“思”(戍边将士)、“泪”——思家忧国、壮志难酬。 意境: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上片:太守出猎——狂 下片:立志报国——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满江红 秋瑾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殊未屑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青衫湿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以前我们学习的很多诗歌都有优美的意境,而本课所学诗歌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我在上课时注重引导同学们体会诗词情感,揣摩作者心理,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