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APA写作指导手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PA格式写作

(一)、APA格式认识

我国台湾地区教育相关系所或学术机构在撰写学位论文或研究报告时,经常遵守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所 出版的出版手册(Publication Manual)中有关投稿的相关规定。 所谓APA格式是指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所出版的出版手册(Publication Manual)中,有关投搞该协会旗下所属二十九种期刊时必须遵守的规定而言。由于该手册详细规定文稿的架构、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的格式,因此,学术界通称为APA格式。APA出版手册自1944年出版以来,经过1974年的二版,1983年的三版,于1994年发行第四版。第四版承袭第三版的内容,但在?打字要求、?文章建档、摘要撰写、用语方面、以及?文章格式(包括:缩写规定、统计数据、数学公式、图形制作、参考文献、作者批注)等方面有局部修正。 撰写研究报告及毕业论文最常用的规定,包括:文章结构、数据引用、?图表制作、?数字与统计符号、及?其他常用格式等五大项,其中有关中文的写作格式,是依据 英文APA格式订定的,仅供参考之用。想要进一步了解其他相关内容的读者,可直接阅读:American Psychologic al Association.(1994).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4thed.).Washington, DC:Author. APA出版手册的格式,主要适用于期刊投稿的文章,亦即初稿(manuscripts),至于报告、学位论文等定稿(final manuscripts),则可视实际需要在格式上略作修改(请参阅该手册)。

(二)、文章结构

依据APA的格式,文章的结构包括封面、摘要、本文、参考文献、附录、以及作者注记六部份(请参阅手册,第9至23页)。封面部份依次包括报告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三部份,首先呈现的是报告主题,题目要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变项或主要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赘词;其次是作者的姓名,在作者姓名之后不加任何名衔(如教授)及学位名称(如博士);最后是作者的服务单位。摘要部份依文章性质,分别规定不同的摘要内容,实证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含显著水平)、及结论与建议;评论性文章或理论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包括:分析的主题、目的或架构、数据的来源、及最后的结论。英文摘要的字数,实证性文章以100至120字为限,评论性文章或理论性文章以75至100字为限,均不分段,且一律为二倍行距(double space)。摘要的撰写宜力求忠实反映本文内容,用词精简明确,且不添加作者本身的意见,叙述而非条列式。本文部份包括绪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建议。绪论部份包括:研究问题与背景、研究变项的定义、研究目的与假设。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实施程序。研究结果在忠实呈现资料分析的结果,结论与建议应先指

1

出研究结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设,其次依据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及差异性,以及相关文献,引出结论,再依据结论做建议,其中也可略述研究的限制。参考文献部份所列的每一笔文献,必须均在本文中引用过。在本文中呈现容易使读者分心离题,但确又有助于读者了解本研究的数据,可搜于附录部份,例如自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未出版的测验、复杂的数学证明、实验用材料或器具。作者注记部份包括介绍每一作者的服务单位注明协助完成本研究的单位或人员,以及与作者联络的方式。

(三)、资料引用 资料引用的目的,一方面在帮助读者进一步直接查阅有关文献内容,另一方面在遵重与保障他人知识产权,包括文献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与参考文 献(referen celist)两部份。文献引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于行文当中直接引用作者姓氏,如:Razik(1995)的研究??,另一种是直接引用研究的结果或论点,如:教学领导为校长的重要职责(Conway, 1993)??。APA文献引用的格式主要有十种(请参阅手册,第117至174页),分述如下: (一)作者为一个人时,格式为:(中文文献部份为笔者的意见) 1.英文文献: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 2.中文文献: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

APA期刊使用「作者-年代」(author-date)的引用方式,将作者的姓(不包含名字的缩写,如Jr.)和出版年代插在本文中适当的论点处。惟中文写作格式中仅列出姓而不列出名字,容易导致不易辨明引用的文献为何?且中英文取名习惯并不相同。因此,本文建议中文出版格式中应详列姓名之全部,并于年代前加一「民」字以代表民国年代。例如: #《》=《英文格式》

Rogers (1994) compared reaction times. 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Rogers, 1994). #《》=《中文格式》

蔡培村(民69)研究发现??组织存有分解的潜在危机(蔡培村,民69)。 (二)作者为二人以上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撰写: 1.原则一:作者为两人时,两人的姓氏(名)全列。

2.原则二:作者为三至五人时,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后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同一段内则年代再省略。

3.原则三:作者为六人以上时,仅列第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但在参考文献中要列出所有者姓名。

4.原则四:二位以上作者时,文中引用时作者之间用and(与)连接,在括号内以及参考文献中用& (、)连接。(二)作者为二人以上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撰写:

1. 原则一:作者为两人时,两人的姓氏(名)全列。

2. .原则二:作者为三至五人时,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后仅写出第

2

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同一段内则年代再省略。

3. 原则三:作者为六人以上时,仅列第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但在参考文献中要列出所有者姓名。不论是何次引用一律使用缩写形式,即仅指出第一位 作者的姓加上\和年代。假如其缩写格式亦相同,则与上述范例之原则相同 ,以用第一位作者的姓和其他能区分此两文献的作者的姓加上\和年代。例 如:

Kosslyn, Koenig, Barrett, Cave, Tang, and Gabrieli (1992)

Kosslyn, Koenig, Gabrieli, Tang, Marsolek, and Daly (1992) 上列两篇文献若在本文中引用,则缩写如下: Kosslyn, Koenig, Barrett, et al. (1992) Kosslyn, Koenig, Gabrieli, et al. (1992)

4. 原则四:二位以上作者时,文中引用时作者之间用and(与)连接,在括号内以及参考文献中用& (、)连接。 当某著作有二位作者时,在本文中引用其著作需写出两位作者的姓。若是使用 英文撰写在本文中用\隔开二者的姓,中文方面可用「和」字加以区隔。若为 括号中的形式,英文则用\&\,中文则建议用「、」以分隔两位作者的姓。例如:

#《》=《英文格式》

Dubois and Prade (1992)……(Dubois & Prade, 1992).

#《》=《中文格式-引用作者为英文姓名时》

Cohen 和 Felson (1979)??「三级教育在学率」即常被用来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教育机会普及的情况(Adelman & Morris, 1973)。

#《》=《中文格式-引用作者为中文姓名时》 钟思嘉和黄国彦(民73)研究指出?,(钟思嘉、黄国彦,民73) 但若作者增至三位至五位时,其第一次引用其参考书目必须写出所有作者的姓 ;其后引用则只需写出第一位作者的姓,并在姓的后面加上\al.\和年代。至于 中文方面于第一次以外之后的引用,则建议在姓的后面加上「等」和年代。例如:

#《》=《英文格式》

Wasserstein, Zappulla, Rosen, Gerstman, and Rock (1994) found [first citation] Wasserstein et al. (1994) found [subsequent first citation per paragraph thereafter]

#《》=《中文格式-第一次引用时》

赵金祈,许荣富和黄芳裕(民81)研究指出? #《》=《中文格式-第一次以外之后的引用时》 赵金祈等(民81)研究指出?

但当第二次引用出现在本文中同一段落,则可省去年代,如: Wasserstein et al. found [subsequent first citation per paragraph thereafter]

3

另外,若两篇引用文献其年代、缩写形式相同时(例如Bradley, Ramirez, & Soo, 1994 和Bradley, Soo, Ramirez, & Brown, 1994 两篇文献,其缩写皆为Bradley et al., 1994),则用第一位作者的姓和其他能区分此两文献的作者的姓加上\和年代。,例如:Bradley, Ramirez, & Soo (1994) and Bradley, Soo, et al. (1994 ) (三)作者为组织、团体、或单位时,依下列原则撰写: 1.易生混淆之单位,每次均用全名。

2.简单且广为人知的单位,第二次以后可用缩写(如APEC,行政院教改会),但在参考文献中一律要写出全名。

#《》=《英文格式》

在本文中的第一次引用: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1981) 在本文中其后的引用: (NIMH, 1981) #《》=《中文格式》

在本文中的第一次引用: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民82) 在本文中其后的引用: (陆委会,民82)

(四)未标明作者(如法令、报纸社论)或作者为无名氏时,依据下列原则撰写:

1.未标明作者的文章,把引用文章的篇名或章名当作作者并加双引号,如:(“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4)或(“领导效能”,民84)。

2.未标明作者的书、期刊、手册、或报告,把书名、期刊名、手册名称、或报告名称当作作者并划线,如:(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995)或(全面质量管理,民84)或(师资培育法,民83)。

3.作者署名为无名氏时,以「无名氏」当作作者。

#《》=《英文格式》

on free care (\ the book College Bound Seniors (1979)

#《》=《中文格式》

( 『夜大联招公布各科最低缴卡分数』,民 85) 政大学生手册(民85)

另外,当作者匿名时,其英文格式为: (Anonymous, 1996), 而中文格式方面建议 如:(匿名,民85)。其后参考书目排列顺序以A或「匿」字作为排序之顺序参考基准。 (五)作者姓氏相同时,相同姓氏之作者于中文引用时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淆,如:R.D.Luce (1995)and G.E.Luce(1988),中文部份则可加注文章名称或书名以之区别。

4

(六)括号内同时包括多比文献时,依姓氏字母(笔画)、年代、印行中等优先级排列,不同作者之间用;号分开,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文献用,分开。如:(Razik & Swanson , 1993a, 1993b, in press-a, in press-b,Pautler, 1992)或研究显示(吴清山、林天佑,民83,民84a,民84b;刘春荣,民84,印行中-a,印行中-b)。 #《》= 《英文格式》

Past research (Edeline & Weinberger, 1991, 1993) Past research (Gogel, 1984, 1990, in press)

#《》= 《中文格式》

?(马信行,民80,民81,付梓中)

#?=?当作者与出版年代相同,以其所著作之先后次序分别加上接尾词 a,b,c 等等。例如:

#《》= 《英文格式》

Several studies (Zola-Morgan & Squire, 1986, 1990, in press-a, in press-b)

Several studies (Johnson, 1991a, 1991b, 1991c; Singh, 1983, in press-a, in press-b)

#《》= 《中文格式》

?(马信行,民80,民81,付梓中-a,付梓中-b)

#?=?在同一括号内列出两篇或两篇以上由不同作者所写的著作时,引用时必须在 相同的括号内依第一位作者的姓之字母来排列次序,且用分号以区分开不同的引证 数据。例如: #《》= 《英文格式》

Several studies (Balda, 1980; Kamil, 1988; Pepperberg & Funk, 1990)

#《》= 《中文格式》

?(马信行,民81;张钿富,民85)

(七)引用数据无年代记载或古典文献时,?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年代,以n.d.代替年代,?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道翻译版年代时,引用译版年代并于其前加trans.,?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现用版本年代时,引用现用版本年代并于其后注明版本别,?古典文件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文中仅说明引用章节。如:Aristotle(n.d.)argued,或(Aristotle, trans. 1945)或(Aristotle, 1842/1945)或论语子路篇。

(八)引用特定文献时,如资料来自特定章、节、图、表、公式,要一一标明特定出处,如引用整段原文献资料,要加注页码。如:(Shujaa, 1992, chap.8)或(Lomotey,1990, p.125)或(Lomotey, 1990)??(p.125)或(陈明终,民83,第八章)或(陈明终,民83,页8)。 (九)引用个人纪录时,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引用时要注明:作者、个人纪录类别、以及详细日期。如:(T.A. Razik, Diary, May 1, 1993)或(林天佑,日记,83年5月1日)。

(十)其他方面,如:(see Table 2 of Razik & Swanson, 1993,for complet

5

e data)或(详细资料请参阅:林天佑,民84,表1)。

APA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极为复杂,以下先介绍文献的排列顺序,其次介绍几种常用文献的格式,其他格式请参阅该手册,第175至233页。必须注意的是,参考文献部份与文献引用部份息息相关,引用过的文献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中,而且参考文献中的每一笔文献都被引用过,两者的作者姓氏(名)以及年代也必须完全一致。另外,在引用英文文献时,仅写出作者姓氏,但在参考文献中则须同时写出姓氏以及名子(前缀),中文文献则都写出全名。

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如为中文文献,以作者姓名笔画为依据,大致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如为英文文献,则较复杂。英文文献的排列顺序有六个标准,?依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如以文章篇名或书名当作者,而该篇名或书名是以数字开头时,以国字之字母顺序比较,如21st century education是以Twenty-first cen tury education作为比较的基准。?第一位作者姓名相同时,如为同一作者,依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另外,一位作者永远排在多位作者之前,如:Razik, T.A.(1991)在前,Razik, T.A., & Lin, T.-Y.(1995)在后;当有多位作者必须比较时,依序由第二或第三、第四、...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相同作者且相同年代,则依(去除A,The等冠词之后)篇名或书名字母顺序排列,并于年代之后附a,b,c,等注记,如:Razik, T.A., & Lin, T. -Y. (1990a). Fu ndamental concepts...在前,Razik, T.A., & Lin, T. -Y. (1990b). Human relations...在后。?作者姓氏相同,名字不同时,依名子字母顺序排列,如:Liu,C. -R.(1993).在前,Liu, M. -C.(1990). 在后。?作者为机关团体时,以机关团体全名字母作为比较的基础,当作者为机关团体的附属团体时,全名要以「主团体先,附属团体后」来呈现,如: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 rk atBuffal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 Administration, andPolicy, (1994). 不可写为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1991).? 作者署名为Anonymous,以Anonymous来比较,?没有作者时,把(去除冠词之后的)篇名或书名视为作者来比较。 (十一)、古籍(classical works)引用

有关古籍(如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典籍、圣经及我国古代的典籍)的引用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为知道作者的姓,不知原始年代,以n.d.(\的缩写)代替年代,至于中文则建议使用「年代不详」取代之;其二为知道作者的姓,不知原始著作年代,但知道翻译版的年代时,引用译版年代取代之,并于其前加上trans.,而中文格式则建议以「译」字取代;其三为不知作者的姓,也不知原始著作年代,但知道现用版本年代,引用现代版本时应于其后注明版本别。至于古籍一律不需列入参考书目中,本文中仅需说明引用章节。如,(Aristotle, trans. 1931)或James (1890 3)或庄子秋水篇。

(十二)、引用数据源的特定部份

若引用文献数据中特定的页、章、图表、公式,均需一一标明出处,若引用原始文献之整段资料时,则需加注页码。例如:

6

#《》=《英文格式》

(Cheek & Buss, 1981, p. 332) (Shimamura, 1989, chap. 3) #《》=《中文格式》

(蔡春美,民83,页 126) (蔡春美,民83,章 5)

(十三)、私人通讯

私人通讯包括信件、备忘录、电子邮件(E-mail)、电话交谈等等,其因此类通讯无法提供可回复的数据,所以不包括在参考书目中。换言之,私人通讯仅能在本文中引用,引用时要写出通讯者名字的起首字母和姓,且尽可能地写出精确的日期。例如:

#《》=《英文格式》

K. W. Schai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pril 18, 1993) (K. W. Schai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pril 18, 1993)

#《》=《中文格式》

吴政达(私人通讯,9月18日,民85) (吴政达,私人通讯,9月18日,民85)

(十四)、引证出现在括号内的数据

当引证数据出现在括号中的数据时,使用逗号来划开年代。例如: #《》=《英文格式》

(see Table 2. of Philips & Ross, 1983, for complete data) #《》=《中文格式》

(详细资料见,吴政达,民84,表1)

APA出版手册把参考文献分为(1)期刊、杂志、新闻文章或资料,(2)书籍、手册、书的一章,(3)专门或研究报告,(4)会议专刊或专题座谈会论文,(5)学位论文,(6)其他未出版之著作或不普遍之出版物,(7)评论,(8)视听媒体数据,(9)电子媒体数据,(10)法令等十类,每一类文献的格式都不一样,除(6)(7)两类外,其余条例如下。

(一)期刊、杂志、新闻文献: 1. 中文期刊格式A:作者(年代)。文章名称。期刊名称,期别,页别。 2. 中文期刊格式B:作者(印制中)。文章名称。期刊名称,期别,页别。 3. 英文期刊格式A:Author, A. A., Author, B. B., & Author, C.C.(1995).Title of article. Title of Periodical. xx(xx),xxx-xxx.

4. 英文期刊格式B:Author, A. A., Author, B.B., & Author, C.C.(in press).Title of article. Title of Periodical. xx(xx),xxx-xxx. 5. 中文杂志格式:作者(年月日)。文章名称。杂志名称,期别,页别。 6. 英文杂志格式:Author, A. A., Author, B. B., (1996, January 9). Article title.

7

Magazine Title. xxx,xx-xx.

7. 中文报纸格式A:作者(年月日)。文章名称。报纸名称,版别。 8. 中文报纸格式B:文章名称(年月日)。报纸名称,版别。

9. 英文报纸格式A:Author, A. A.(1996, January 9). Article title.Newspaper Title, p.xx. 10. .英文报纸格式B:Article title. (1996, January 9). Newspaper Title,p.xx. (二)书籍、手册、书的一章: 1. 中文书藉格式A:作者(年代)。书名。出版地点:出版商。 2. 中文书籍格式B:作者(年代)。书名(版别)。出版地点:出版商。 3. 中文书籍格式C:单位(年代)。书名(编号)。出版地点:作者。 4. 中文书籍格式D:书名(年代)。出版地点:出版商。 5. 6. 7. 8.

英文书籍格式A:Author, A.A.(1993). Book title.Location:Pub lisher.

英文书籍格式B:Author, A.A.(1993). Book title.(2nd ed.).Location:Publisher. 英文书籍格式C:Institute.(1993). Book title.(No.123.). Location:Author. 英文书籍格式D:Book title.(1993 ).Location: Pub lisher.

9. 中文书文集格式:作者(主编)(年代)。书名。出版地点:出版商。

10. 英文书文集格式A:Author, A.A.(Ed.). (1995)Book title. Location:Publisher. 11. 英文书文集格式B:Author, A.A., & Author, B. B. (Eds.).(1995).Book title. Location:Publisher. 12. 中文百科全书或辞书格式:作者(主编)(年代)。书名(第2册)。出版地点:出版商。

13. 英文百科全书或辞书格式:Author, A.A.(Ed.). Title(3rd. ed., Vol.1). Location: Publisher. 14. 中文翻译书格式A:原作者中文译名(译本出版年代)。书名(版别)(译者译)。出版地点:出版商。(原著出版年:1984年) 15. 中文翻译书格式B:书名(译本出版年代)。(译者 译)。出版地点:出版商。(原著出版年:1984年) 16. 英文翻译书格式A:Author, A.A.(1996).Book title.(B. Author, Trans). Location: Publisher.(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3) 17. 中文书文集文章格式A:作者(年代)。文章名称。载于文集作者(主编),书名(页别)。出版地点:出版商。 18. 中文书文集文章格式B:作者(年代)。文章名称。载于文集作者(主编),书名(章别)。出版地点:出版商。 19. .英文书文文章集格式A:Author, A.A.(1993).Article title. In B. B.Author (Ed.), Book title (pp.xx-xx). Location: Publisher. 20. 英文书文文章集格式B:Author, A.A.(1993).Article title. In B. B.Author (Ed.), Book title (chap. 3). Location: Pu blisher.

8

APA写作指导手册

APA格式写作(一)、APA格式认识我国台湾地区教育相关系所或学术机构在撰写学位论文或研究报告时,经常遵守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所出版的出版手册(PublicationManual)中有关投稿的相关规定。所谓APA格式是指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qpbi93c6t9jajr89mb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