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议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举措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议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举措

作者:汪浩

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年第05期

〔摘 要〕 自1981年我国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暴露出许多问题,研究生教育质量呈下降趋势。本文认为,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构建内部自评为基础,外部评估与社会中介协调运作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切实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8)05-0049-03

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连年的扩招以及学制改革,硕士研究生教育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给研究生教育本身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严重影响。由此,一系列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从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学生到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意识不够强的现象,还有生源质量下降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管理环节松散等问题。因此,探讨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本文重点探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举措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加大国家监管力度

国家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应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职 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良性运作。我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管理 应将重心从细化管理转向政策性和指导性的管理和监督,并要具体出台一系列指导性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以保障质量监督体系的功能及效率。

(一)培养目标多元化

硕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加之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高层次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应遵循培养多元化人才的观念,其目标体系应在主导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扩展。培养的人才主要以研究人员为主,同时兼顾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种类型人才,以体现研究生教育价值多元化的理念。明确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学术型培养目标应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应以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训练为中心,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应分开招生,并相应地制定多样化的课程计划,授予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位。总体来说,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要突出时代特色,满足社会需求。

(二)严格管理招生工作

我国应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公正和规范,扩大招生单位的自主权。硕士生教育应把好招生质量关,为高层次学历教育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重视入学考试中的能力考查,一方面为有能力者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另一方面避免滥竽充数。借鉴国外经验,改进招生工作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核心是制定科学的录取标准。北美的研究生录取一般基于四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本科各科目的平均考试成绩;二是学生本人对所学专业认识的自述;三是研究生入学能力考试,例如GRE;四是由熟悉学生的人所写的对他的各方面所作评价的推荐信。管理部门在招生录取环节应加强对硕士生初试、复试环节的管理,加强对考生平时成绩、专业知识、治学态度、思想素质等方面的考核。最后对考生所在学校或教师的推荐审查方面也应加以重视。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硕士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1.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聘用制度。真正实施导师负责制,打破导师终身聘任制。控制导师资格的评审,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进行导师的遴选。应从学术、科研水平和学生培养水平两个方面对导师进行评定,改变只上不下的导师终身制,保证导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

2.加强对导师培训工作。注重对导师的定期培训,加强支持导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力度,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提高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可以聘请著名导师举办讲座,对新增导师做一些如何指导学生的培训。为导师提供必要的研究生培养配套经费,使导师能够给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 三、强化培养过程管理 (一)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

完善的课程体系必须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形成合理的比例。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必须有一定的覆盖面,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一些专题或研究性的专业课,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探讨和研究能力。 (二)强化管理力度

第一,推崇人性化管理。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教育管理者必须坚定的信条。研究训练目的不应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相违背。

第二,倡导信息化管理。随着硕士生教育扩招,在校生规模骤增,信息化管理一定要跟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可以 极大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三,重视基层化管理: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最基层的管理者,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的监控者。培养单位应充分认识师的管理地位,加大导师的管理权限。

第四,加强程序化管理:研究 生教育管理应加强制度化,程序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各管 理层面分工协作,这样能更好地发挥管理的实际效用,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實行淘汰制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淘汰比率很低。随着研究生数量的猛增,零淘汰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实行淘汰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借鉴国外做法和国内一些培养单位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建立淘汰机制,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或实行分流,或推迟毕业或坚决予以淘汰,确保研 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操作层面上。淘汰必须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可通过招生考试、课程学习、课程考试、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予以实施。其次加强导师遴选工作,重视导师质量,在导师队伍中也引入淘汰机制。 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一)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种模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社会主导型,法国的政府主导型,英 国的政府、社会、高校协作型,都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

美国:社会主导模式。作为世界上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上,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评估,而是只提供些服务,社会中介机构占评估的主体地位。 法国:政府主导模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以政府控制为主,大学的自主权非常有限,同时还存在带有中介性质的国家评估委员会,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

英国:政府、社会、高校协作模式。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的两套评估制度,分别以官方和民间机构为主。英国大学及学院实行自治、自主的管理体制,各个院校对其学位授予和课程的质量负责。质量监督包括外部质量保证和内部质量保证两个方面。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浅议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举措

浅议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举措作者:汪浩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年第05期〔摘要〕自1981年我国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暴露出许多问题,研究生教育质量呈下降趋势。本文认为,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构建内部自评为基础,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qnxs5tvxm8qp2012imx4yj364q3d4011k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