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6诗歌选择题考点解读课后对点集训201705221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6 诗歌选择题考点解读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升起大片阴云,使远处的雪山显得暗淡,孤城戍守,四望荒凉,玉关屹立,显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的,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E.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更耐吟咏和思索。 答案 AE

解析 A项,暗,遮蔽。“使远处的雪山暗淡”是对“暗”的错误理解。E项,结尾直接表明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州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 ①判:同“拚”,不顾一切,豁出去。这里是“甘愿”。②沧州: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是指宫苑,“坐不归”写出了诗人想回但不能回去的无奈。

B.“水精宫殿转霏微”,“霏微”是迷蒙的样子,这句话营造了一种虚空寥落的意境。 C.颔联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写出诗人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的心绪。

D.尾联表达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的意思。

E.这首七律诗表现了杜甫在官场中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理想落空的苦痛。 答案 AC

解析 A项,诗人并不想回去;C项,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两诗均取材于唐玄宗与杨玉环之事。

B.两诗立意亦相同,都是归罪杨贵妃。即“女人祸水”之意。 C.在立意上,袁诗认为唐、杨生离死别,并不值得特别同情。 D.在立意上,李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 E.袁诗属古体诗,李诗属近体诗。 答案 BE

解析 B项,两诗立意并不相同;E项,袁诗为七绝,也属于近体诗。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 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E.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答案 BE

解析 B项,诗歌所表达的并非“赞美之情”,而是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愤恨之情”;E项,“明月自来还自去”,不是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而是巧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因历史巨变而引发的苍凉之感。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秋水》,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E.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答案 CE

解析 C项,错在典故,应该是出自《庄子·逍遥游》;E项,表述错误,应为“作者在尾联自比鲲鹏,将感情推向高潮”。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谢公亭 李白

谢亭

[注]

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 谢亭:即谢公亭,在安徽宣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脁在此送别过友人。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起句因地及事,次句触景生“愁”。同是一个谢公亭,风景也依然如旧,但在此送别友人的谢脁已不可得见,睹物思人,不能不生人事变迁、古今茫茫之慨叹。

B.“客散”“山空”照应起句“离别”,“青天月”“碧水流”照应次句的“风景”,借清新飘逸的画面,进一步渲染惆怅的氛围。

C.颈联是实写想象中的情景,借春秋两季景物的不同变化来展现此处的人事沉沦与寂寞,令人于自开自落的荷花和飒飒秋风中的竹声里领略到“风景每生愁”的真切内涵。

D.“今古一相接”,表明诗人与谢脁有着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其言外之意是,谢脁之外,再无可引为知音的人了。“相接”指精神相通,志趣投合。

E.尾联下句是说长久的郁积化为浩然长歌,诗以此作结,不仅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高情逸趣,而且鲜明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潇洒伟岸的形象。

答案 BC

解析 B项,是旷远寂静,不是清新飘逸;C项,是虚写,不是实写。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C.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D.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阁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E.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答案 AD

解析 A项,五六句并非以滕王阁为描写对象;D项,“阁外有一深潭”错,滕王阁下临“赣江”。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一、二句写山中秋景。“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暗示了傍晚的到来。 B.三、四句主要写裴迪: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看渡头落日。安闲的神态,潇洒的闲情,颇有陶潜之风。

C.第七句中“复”是“更加”的意思,“值”是“正碰上……的时候”,这一句表示作

者既赏佳景,更遇良朋的喜悦心情。

D.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的狂士,五柳指陶渊明。这里作者均用来自比。

E.全诗在写作顺序上风光和人物交替出现,相映成趣,抒写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意。

答案 BD

解析 B项,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的形象;D项,诗人自比陶潜,而把沉醉狂歌的裴迪比作接舆。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咏物诗。

B.首句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的史实起笔,一“破”一“归”,尽显勾践大败夫差的八面威风。

C.接下来的两句从战士和宫女入手,衣锦荣归,美艳如花,极言勾践破吴后的繁盛景象。 D.末句用“至今”表现时间之长,用“惟有”表现落差之大,目睹此景,令人嘘唏。 E.全诗综合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及对比的表现手法。 答案 AE

解析 A项,是咏史诗;E项,诗中没有拟人手法。 10.[2017·绵阳一诊]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注] 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②①

E.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答案 CE

解析 C项“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错;E项本诗没有采用“比兴”手法。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6诗歌选择题考点解读课后对点集训2017052215

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6诗歌选择题考点解读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升起大片阴云,使远处的雪山显得暗淡,孤城戍守,四望荒凉,玉关屹立,显示边塞的荒凉艰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qmcn21fub03gjy5zd2f62h6002tw800lb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