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2019年电大工商管理专科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即选择。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要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军政 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高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它的供给量(增加)。 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7、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
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 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2.5%)。
1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1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12、当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 13、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15、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产量增加)? 三、判断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增。(√)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3、2003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存量
4、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减少汽车的需求。(×) 增加汽车的需求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6、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限一定高于其无均衡价格。(×) 低于 8、同一条线形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相同的。(√) 9、汉堡包与热狗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10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总效用一定在减少 11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1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则产量越低 1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15、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四、计算题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 -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D=S
350—3P= —250+5P,350+250=5P+3P 得出: P=75 (2)将P=75代入D=350—3P =350—3*75=125
所以,在均衡价格为每千克75元时,均衡数量为125千克。
2、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每公斤1.2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1)原来的总收益TR1=P1*Q1=1.2*800=960元 (2)价格下降25%之后,销售量变动比率=2.4*25%=60%,
Q2=Q1*(1+60%)=800*1.6+1280公斤 P2=P1*(1—25%)=1.2*0.75=0.9元 总收益TR2=P2*Q2=1280*0.9=1152元
(3)总收益发生的变化=TR2—TR1=1152-960=192元
这表明,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了,总收益增加了192元,这种商吕是富有弹性的。
3、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为下表:
X商品 边际效用 Y商品 边际效用 1 100 1 200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2 3 解: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
90 80 2 3 170 140 消费者购买多少X商品与多少Y商品可能实现方法消费者均衡?为什么?
MUxMUy?PxPy
得 MUx/MUy=Px/Py=10/20=1/2
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有 MUx=100, MUy=200; MUx=70, MUy=140; MUx=40, MUy=80 对应的商品数量组合是 x=1, y=1; x=4, y=3; x=7, y=5
第2页
又 Px·x+Py·y=M
即 10x+20y=100
符合这一条件的上述三种数量组合中,只有x=4,y=3的组合。
因此,只有x=4,y=3的商品数量组合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 五、问答题
1、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子。你支持那种观点?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答:严打票贩,理由如下:
(1)、票贩子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经济政党运作,不利社会安定。应予严打。 (2)、如按供求关系完全放开价格,对春节出行者,特别是打工族不利,损害其利益。 (3)、①春运期间,铁路均加开班次,票价亦已上浮一定比例,基本体现供求状况。
②而表面上看,供求十分紧张。重要原因是票贩倒卖,控制了一部分车票,导致铁路运输十分紧张。 2、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哪那么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运用所学的弹性理论说明其原因。
答:(1)农产品应采取提价。因为农产品是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所谓“谷贱伤农”,根据弹性理论,农产品的价格和总收益是同方向变动,价格提升,总收益也随之增加,自然生产者的收入也提高了。 (2)数码消费品应降价。因为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次消费品,需求富有弹性,可“薄利多销”。如果该物品富有弹性,哪么该商品的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也就是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就要做到“薄利多销”自然生产者的收入也提高了。 3、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答:(1)需求定理表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2)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当某种物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费者对这种物品评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当消费者从对某种物品的评价既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物品能带来的效用大小。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的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2012年电大工商管理专科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二) 一、填空题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4、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9、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13、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经济租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差额。 1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就在于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1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 1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8、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 19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其原则有三种,一是边际成本定价,二是平均成本定价,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成本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20、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
21、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政府失灵。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3、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一定下降)
4、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先减后增)
5、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6、在垄断市场上,价格(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
7、在垄断竞争市场上(该行业有许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别) 8、根据博弈论的分析,“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的优势战略是(双方都交代)
9、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要求政府(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 10、经济租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实际收入超过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 11、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0.5以上) 12、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13、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14、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 15、逆向选择意味着(为防被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 三、判断题
1、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生产是有成本的。(√) 2、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不是一回事。(√)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就是停止营业点。(×) 收支相抵点 4、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正常利润达到最大化。(√)
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论企业的收益能否弥补可变成本,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进行生产了。(×) 6、垄断市场上,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企业均可获得超额利润。(√)
7、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8、现代寡头理论运用古诺模型和拐折的需求曲线来研究寡头的行为。(×) 现代寡头理论是运用博弈论。古典寡头理论是运用古诺模型和拐折的需求曲线。 9、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10、地租上升使土地的供给不断增加。(×) 土地是有限的 11、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一。(×) 基尼系数是 0到1之间 12、平等与效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13、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都相等。(×) 14、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一回事,都可以用概率的大小表示。(×) 风险可用概率的大小表示 15、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某种政策的产生一定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只能符合部分社会的利益 四、计算题
1、填定下表中的空格: ①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②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 ③边际成本=产量为工的总成本产量为1的总成本=200-180=20 产量 0 1 2 3 4 5 6
2、在一个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为15%,第七家为6%,第八家为5%,第九家为4%,第十家为3%。
计算:(1)四家集中率;P158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1)解:R= A1+A2+A3+A4 = 15%+12%+10%+9% =11.5%
7 4 所以四家集中率为11.5% (2)解:HHI=EsiS1+S2+S3+S4+S5+S6+S7+S8+S9+S10 =15+12+10+9+8+7+6+5+4+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固定成本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总成本 120 180 200 210 225 260 330 可变成本 0 60 80 90 105 140 210 平均固定成本 ∞ 120 60 40 30 24 20 平均可变成本 0 60 40 30 26 28 35 平均成本 ∞ 180 100 70 56 52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