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哈姆雷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应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039

必修四·《哈姆雷特》

编写:唐志强 审核:马天敏 课型:预习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熟读课文,了解戏剧情节的发展,研习戏剧冲突。

3.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学习重点】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熟读课文,了解戏剧情节的发展,研习戏剧冲突。

【学习难点】

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研读,梳理归纳。

一.导入

当人们提及文学名著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敬畏之心,敬其恒久的艺术魅力,畏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品读,就会发现名著距离我们很近。今天就让我们真正走进名著,深入名著,来一起欣赏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哈姆雷特》。

二.【知识链接】

- 1 -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的作品,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充分,艺术性也最高。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著名的作品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

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一般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诗歌、历史剧和喜剧。当时正值伊莎白女王执政的鼎盛时期,英国空前统一、强大,资本主义顺利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成了暂时的联盟,政治局势比较安定。这时,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情绪,他歌颂友谊谊,抒写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

第二时期(1601~1608),主要成就是悲剧。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逐渐明显地暴露出来。面对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动荡不安的现实,莎士比亚感到人文主义的理想难以实现。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一系列悲剧,描写人文主义理想的爱情、友谊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愤怒抗议和猛烈抨击现实的黑暗。

第三时期(1609~1613)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在理想同现实尖锐对立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莎士比亚不得不以乌托邦式的幻想来加以调和。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剧本对黑暗的现实虽有所揭露,但都以宽恕和谅解作为主题,人物和背景富有传奇色彩,戏剧矛盾冲突的解决常借助于偶然的机缘巧合。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名家论莎翁:

“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 “时代的灵魂” ——本·琼斯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

而是人。(雨果)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 别林斯基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 鲁迅

- 2 -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上逐渐强大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在文化上体现自己的思想和利益,但当时他们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他们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中发现了于已有利的唯物主义哲学、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因而大肆弘扬学习、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其中新思潮是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各种现象,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与中世纪教会神权相抵抗,并且提倡理性,尊崇科学,宣扬仁慈、博爱和平等,与世俗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压迫、愚昧主义及神秘主义相抗衡。然而,人文主义提倡人权、反对神权却不能整个埋葬天主教和基督教,某些宗教戒律如严禁个人复仇仍深有影响,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但君主地位仍至高无上,弑君被视为最大的恶德。到了莎士比亚写作《哈姆莱特》的时候,英国已处于“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王室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深深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哈姆莱特》就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 三.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脚镣( )枭下( ) 藩属( )棕榈( )忏悔( ) 国玺( ) 阿谀( ) .......篡夺( )嗣位( )戕害( )蟊贼( ) 天谴( ) 淆乱( ) 禀赋( ) .......吮吸( )繁文缛节( ) 嗜杀贪淫( )( ) 昭告( ) .....2.熟读课文,概括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

- 3 -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四.问题导学

1.节选的这一部分中,人物虽然不多,但关系错综复杂,请分析人物关系。

2.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说说“比剑决斗”这个情节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3.“比剑”这关键情节中包含着哪些悬念?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四.问题探究

在“比剑”这一关键情节中,在场的几个人物是:哈姆莱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雷欧提斯。这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 4 -

五.课堂测评

1.近义词辨析 (1)沟通·勾通

二者都有“相通”的意思。①二者感情色彩不同。“沟通”是中性词,是使彼此相通。“勾通”是贬义词,指勾结串通。②二者适用对象不同,“沟通”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勾通”只用于人。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陈坤的微信公众账号在推出服务后的首日便收700万元于囊中,这不禁让人感慨,小小微信的吸金能力竟能如此强大。昨天,虽然陈坤首度回应这一数字为子虚乌有,但有一点是确凿的,人们在当下的________(沟通/勾通)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各种智能手机通讯应用程序。 (2)质疑·置疑

二者都有“提出问题”的意思。“质疑”是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某电视台全新打造的节目《非常了得》广受关注,针对观众“节目太简单,没有挑战性,拿奖太容易”的________(质疑/置疑),主持人昨天回应称将修改规则,适当增加难度。

②作为一种草根化的交流载体与沟通平台,微博生活、微博参与、微博营销乃至微博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当毋庸________(质疑/置疑)。

六.课后反思

应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040

必修四·《哈姆雷特》

编写:唐志强 审核:马天敏 课型:预习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戏剧语言。

2.分析哈姆雷特形象,认识哈姆雷特复仇的意义。

- 5 -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哈姆雷特 

应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039必修四·《哈姆雷特》编写:唐志强审核:马天敏课型:预习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熟读课文,了解戏剧情节的发展,研习戏剧冲突。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qhcx7tjob4c2db011p1797950lq6e00fd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