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通识第一讲要点
1、“法”的含义
(1)广义:法的整体,指一个国家全部的法;
(2)狭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2、法律的特征
(1)调整人的行为 (2)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3)可以反复适用 (4)由国家强制力保障
3、法律的制定: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创造新的法律规
范,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规范的活动。4、法律的认可:依法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赋予社会上
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范以法律效力的活动。5、国家认可法律主要有以下情况
(1)赋予某些既存的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2)赋予国际法规范以法律的效力;
(3)赋予先前判决所确认的规范以法律的效力。
6、影响法律的因素
(1)阶级的意志 (2)物质条件 (3)道德,宗教,文化的影响
7、法律的规范作用:规范人的行为
(1)定义:是指法律作为行为准则,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2)规范功能:①指引作用 ②评价作用 ③预测作用 ④教育作用 ⑤强制作用8、法律的社会作用:调节社会关系
(1)定义:是指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2)调节功能: ①法律的经济作用 ②法律的政治作用
③法律的文化作用 ④法律的公共事务作用
第 1 页 共 12 页
法律通识第二讲要点
1、法律体系: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
2、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其中,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部门。3、法律形式:
(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政策、习惯、判例
(2)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3)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
法和法律。行政法规一般采用“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学位条例是法律。
行政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在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属于执行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地方性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
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
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法律效力层次:又称法律的效力等级或法律的效力位阶,是指规范性法律文
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
法律的效力层次高低的识别:①立法主体 ②立法依据 ③效力范围。我国法律的效力层次:①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③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④新法优于旧法
⑤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特定领域内)5、简述法律的效力范围:
(1)法律的效力范围是指法律对何种人,在何种空间范围、时间范围有效,从而发挥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2)法律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
6、法律的时间效力:
(1)法律的生效:公布是生效的前提,但不一定立即生效
(2)法律的失效:失效即法律被废止,有明示废止与默示废止两种形式。(3)法律的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例外:刑法从旧兼从轻。
第 2 页 共 12 页
法律通识第三讲要点
1、法律规范: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
2、法律规范的结构:
(1)前提条件:指适用法律规范的必要条件。每一个法律规范都是在一定情形
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这种情形就称为前提条件;
(2)行为模式:指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
什么、允许做什么。这是法律规范的中心部分,也是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3)法律后果:指对违反法律规范将导致的后果的规定,是法律规范对人们具
有法律意义行为的评价与态度。3、法律规范的调整可以:(1)通过法律、法规的增减;(2)通过对具体法律条文的修订;
(3)通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对法律适用做出调整。
4、法律行为:指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有意识活动,包括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简言之:能产生法律后果(权利、义务、责任)的行为。5、判断法律行为的方法:(1)是否具有社会意义;
(2)是否受到法律调控(见死不救;拾金而昧);(3)是否具有意志性。
6、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的区分:
法律作用的有限性,决定了法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纳入调整范围之内。要将法律行为与经济行为、政治行为、道德行为和宗教行为、事实行为区别开。除了要看有没有法律规定和由什么样的部门法规定以外,还应当参考以下标准:
(1)行为的主体,是什么人实施的行为?行为人有无作出该行为的法律资格?(2)行为的程序,行为的实施是否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3)行为的时效,行为是在法律生效之前、还是在其生效之后实施的?该行为的有效期限是否已经消失,抑或仍然存在?7、法律行为的结构:
(1)外在方面:①行动:身体行为,语言行为,不作为;
②手段;
③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
(2)内在方面:意志与意识:行为意志,行为认知(故意和过失)。
第 3 页 共 12 页
8、法律行为的分类:
(1)个人行为、集体行为与国家行为 (区分意义:有权行事的主体是谁)(2)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区分意义:生效要求不同)
(3)抽象法律行为与具体法律行为 (区分意义:不满意能否提出诉讼)(4)要式法律行为与非要式法律行为
(区分意义:行为成立是否需要履行一定程序)
(5)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区分意义:从属关系)9、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形成。
10、法律关系主体:(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自然人:个人
法人:人的集合。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
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2)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①权利能力是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②行为能力是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11、法律关系主体类型:
(1)自然人(公民)主体——民事领域、行政领域(2)法人主体——经济、商事领域(3)国家——行政领域、国际关系领域
12、法律关系客体:指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包括物、人身权
益、精神产品和行为。13、法律关系客体类型:
(1)物——应得到法律之认可;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
物质利益,具有经济价值;须具有独立性;
(2)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结果是特定的,即义务人完成其行为所
产生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要求的结果;
(3)精神产品; (4)人身利益。14、法律责任:是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
法律后果。15、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
(1)违法行为,也就是侵权行为(2)违约行为,即违反合同约定(3)法律规定,一般是指无过错责任
第 4 页 共 12 页
16、法律责任的构成:(1)责任主体
(2)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过失。(3)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4)损害结果,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与权利,所造成
的损失或伤害。
(5)因果关系17、归责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3)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4)责任自负原则
18、免责条件:(1)私法
免责条件有两种:一是法定免责条件;二是意定免责条件。私法的法定免
责条件是“不可抗力”。
(2)公法
免责条件包括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自首立功等。19、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指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如刑事处罚、
行政罚款、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根据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即制裁、补偿、强制。
第 5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