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参与者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主要以“改进发展”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为了发展,主动争取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议课,并不是否定评课,评课是水平性的评价和选拔性评价,而议课属于发展性评价。
(三)、观课议课,学本教研的最佳手段 学本课堂的关注点是学生。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学生课堂活动的广度,学生学习经历的深度,课堂知识的生成度以及教师的导引、点拨、评价就成了学本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对这些元素的把握,仅凭“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调动各种感官进入课堂、进入学生。要观察、要倾听、要记录、要思考,这就是“观课”。议课时,不再是针对做课教师一对一的“指导”,也不是多对一的轮番“轰炸”。观课教师和做课教师针对上述要素的课堂呈现充分的交流、沟通。各抒己见,平等交流,针对的是课堂和课堂呈现的问题而不是作课教师,目的指向课堂的“增值”。
这种教研方式,是不是更适合于学本课堂呢?或者说使课堂更趋向于“学本”呢?
三、走进学本课堂,关于“学案导学六步模式”深入推行的几点思考 我县目前正在深入推行的“学案导学六步模式”,就理念层面而言非常前言,紧紧扣住了全面推进课改的脉搏。以学案为支架,以学生自学为基础,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为中心,是典型的学本课堂理念。“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合作交流、展
第 6 页 共 8 页
示点拨、拓展训练、小结反思”24个字的核心操作中,有18个字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经历。就操作层面而言,两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是一种非常符合静宁教育现实的操作模式。然而,在经历两年半的“学习——建构——强力推行”之后,在深入推行时却颇感不顺,磕磕绊绊。
原因在哪里呢? 培训期间,有幸听取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和沙坪坝区教研员董晓宇老师关于“卓越课堂”的讲座。其后,在访校期间又观察了沙坪坝区的几节课,亲历了校级的教研活动之后,我有了鲜明的感受。
沙坪坝区的“卓越课堂”是重庆市级的教育科研课题。他们提出了一个教学模式:“学为中心,学为主线”;三种学习方式:“自学,互学,展学”;讲究“合作学习”。与我们的“学案导学六步模式”极为相似,都有鲜明的学本特色。经过三年努力,他们的推行极具成效。真正形成了区域化的,有鲜明学校特色和教师个体特色的“卓越课堂”。
于是,关于我县深入推行“学案导学六步模式”,我有了几点肤浅的思考: 一是教师关于“学案导学六步模式”走进课堂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前戏”不足。表现在:对课标研读极不到位,不能依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设立课时学习目标;没有扎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能力低下的状态下,仓促引入学生自学,自学低效;小组组建无章法,组长及组员的培训不够,合作、交流、展示都缺乏培训,致使合作学习徒有形式。
第 7 页 共 8 页
二是教研不能系统开展,“学案导学六步模式”推进时教研的跟进和支撑不足。以“卓越课堂”为例,市级立项后,重庆市教科院就指派中学和小学两位教研员进驻沙坪坝跟进。沙坪坝教师进修学院的区级教研员采用包校的办法,进学校、进课堂、参与教研,全力全程,跟进指导,发现问题,汇总提升。这种系统的教研方式,应该是“卓越课堂”落地生根的有力支撑。
三是教师教育理论学习跟不上趟;教师对“学案导学六步模式”的理解肤浅、固化,不能灵活运用;教师课堂机动能力、应变能力还有待提升。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