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亿,有1/4省市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以每年约3.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4亿左右,占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5%[1]。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老年人保健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制定老年人保健策略提供参考,我们于2005年9―11月进行了一次现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的13个居委中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分别抽取2个较好和2个相对较差的居委,按照户籍资料对所有常住于本区域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共调查1 731?名老年人,其中男性759人,占43.8%,女性972人,占56.2%;年龄最小60岁,最大89岁,平均73.7岁。? 1.2 调查量表?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人均收入、是否医保、业余爱好、家庭支持、社会参与、慢性病患病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等;国际通用生命质量调查表(SF-36);老年抑郁量表(GDS)。?
1.3 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式调查,项目为封闭式。由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经统一培训后负责调查实施。调查时采用规范化程序,不加任何诱导,由受试者在调查者的监督指导下完成问卷评定,对文化程度低或视力不佳,独自完成问卷有困难者,由调查者负责对问卷各条目进行代读解释,并由被调查者做出相应的回答。完成调查后复核、检查、补漏,及时纠正差错,确认资料合格。? 1.4 数据处理?
调查结果由SPSS 13.0建立数据库,使用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 2.1.1 一般情况(表1)?
2.1.2 生活照顾情况 79.3%的社区老年人依靠自己照顾自己,20.7%的老年人依靠别人照顾。绝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基本上能完全或大部分自理(表2)。生活自理指能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上下床等。 2.1.3 经济及医疗保险状况 家庭人均月收入以600元以上为主,日常开支基本够用;绝大多数老年人拥有医疗保险(表3)。 2.1.4 自评的业余爱好与社会活动 老年人自评业余爱好以一般为主,认为家人基本上都支持自己,但有一半老年人自己认
为不参与社区活动(表4)。
2.2 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情况 ?
2.2.1 患病情况 1 731名老年人中有1 536名老年人不同程度患慢性疾病,患病率为88.7%(表5)。患1种慢性疾病者678人,患病率为39.2%;患有2种慢性疾病者487人(28.1%);患有3种慢性疾病者272人(15.7%?);合并4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99人(5.7%)。
2.2.2 自我评价患病严重程度 自我评价疾病很轻者109人,占7.1%;轻者292人,占19.0%;一般者871人,占56.7%;重者227人,占14.8%;很重者37人,占2.4%。 2.3 心理健康状况?
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30分( >10分?者为抑郁症状阳性),1 731名老年人中,抑郁症状阳性297人,占总人数的17.2%。? 2.4 生活质量情况?
生活质量分级标准[2]:>116.8分为良好,72.1~116.8分为中等,<72.1分为差。本社区老年人的平均生活质量及各部分自我评价为中等(表6),其中生活质量差者37人,占2.1%,生活质量中等653人,占37.7%,生活质量良好1 041人,占60.1%。 3 讨论?
石门二路社区位于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已达22%。近几年政府对老年
人的保健和居家养老工作非常重视,本调查结果提示,社区老年人大部分生活自理,靠自己照顾自己,经济状况尚可,生活开支够用,受到家人支持,绝大多数老人有城镇医疗保险,平均生活质量中等,这与上海市的经济状况较好,老年人生活保障工作做得好是分不开的。但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很高,达88.7%,这与庞连智等[3]、李亚萍等[4]的报道相似,比黄茂盛等[5]在2001年报道的上海市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6.5%要高出许多。慢性病不仅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而且可能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加,产生焦虑、担忧、病感增强等情绪[6],所以,积极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也显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同时社区活动参与率尚有待提高,这提示在今后的老年保健中仍有较多工作可以开展。?
针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的现状,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更加重视慢性病管理工作,预防与治疗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减少因慢性病所致生活质量的降低。本社区老年人大部分生活能自理,可以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到社区参加慢性病俱乐部活动,采取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等形式以提高老年人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率、与医生的沟通能力,进而提高慢性病控制率,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对于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可以建立家庭病床,由全科医生定期上门查
房,采取临床个体健康教育与诊疗康复相结合的方式使疾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本社区老年人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可以开展一些社区干预项目,如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建立老年人交流俱乐部,搭建老年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专家心理咨询;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举办一些手工、棋牌、电脑等学习班;参加一些义务劳动,使老年人有机会发挥余热,有机会实现个人的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建立和完善社区网络和呼叫系统,解决老年人对突发性事件的担忧;对于活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采取医务人员或社区工作者定期上门做心理疏导等形式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