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专题复习一孔子与儒家思想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政治主张——孔子提出
“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是政治思想的核心。
“礼”的学说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2、教育成就——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3、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 4、孔子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是提倡“仁”、“礼”。
5、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
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
主流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也影响深远。
7、我国出现儒、道、佛“三教共栖”是在东汉后期,儒、道、佛三教祖师分别是孔子、老子、释迦摩尼,说明了我国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道、佛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
1、秦始皇:“焚书坑儒”,持抵制态度,打击儒家学派和儒生。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持尊崇态度,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中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确立。
★二者共同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根本着眼点都是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科举制与儒家学说
创立于隋炀帝时的科举制,到唐朝时逐渐完善,唐朝科举制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其中“明经”就是考儒家经典。
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目的是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四)新文化运动与孔教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认为,中国之所以黑暗、落后,中国革命之所以屡次失败,其原因是由于以儒学为代表的几千年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
背景:在当时的思想界,以袁世凯为首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文化逆流。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
注意:孔子个人的思想与后来逐步形成的孔教有区别,被袁世凯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的是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说教。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领导者当时还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阶级和思想方法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因而也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五)今天对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
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乃至在世界,尤其是东方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既有其民主性精华,也有其封建性糟粕,我们今天应对其①进行批判的继承,使其民主性精华继续发扬,以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不仅对儒家思想是如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都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②批判继承, 扬长避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热点聚焦★ 学雷锋,感动人物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