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陀螺》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陀螺》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自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并从中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体会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从而表达了陀螺的喜爱之情。本文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
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习生字,理解掌握“否则、旋转”等词语。2.默读课文,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3.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其中,教学重点是: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本课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朗读、默读中悟情明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说学法。批注与自主交流并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课本的空白处,用精练的词句写下自己对文本的点滴感受,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感悟。学生写下批注,还在要口头上表达出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倾听别人的体会,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1
三、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环节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什么来写?写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围绕陀螺来写,介绍了陀螺的历史典故、陀螺的制作与玩法,还写“我”削制陀螺、得到陀螺、其他的小伙伴斗陀螺。由此自然理清课文顺序:说陀螺 做陀螺 得陀螺 斗陀螺 悟陀螺。 2.熟读课文,巧作批注。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提示学生: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可以是结构上的清晰,可以是语言上的美感,可以是情感上的共鸣,可是对主题理解,还是自己不懂的地方等等。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批注,并自主交流体会比较深的地方。
3.体会心情,讨论交流。学生有针对性地默读课文,重点读一读第4—13自然段,品读语言,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圈点勾画写批注。在完成批注后,按顺序依次交流讨论,说说“我”的心情变化:(1)做陀螺时,“我”懊恼。(2)得到陀螺时,“我”极其高兴,迫不及待地要拿着它去一决高下。(3)斗陀螺时,“我”的心情灰心丧气,变成紧张、担忧,又变成胜利时的兴奋、自豪。
4.各抒己见,悟得道理。最后紧扣主题,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1)陀螺“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这“快乐”是什么?“我”为什么自豪?(2)说说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明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说明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在文中的意思是虽然“我”的陀螺长得不伦不类,
2
但是不能因此低估它的实力。
5.课外拓展作业,写法借鉴。首先,选两三名会玩溜溜球的同学上台表演。然后,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的动作过程,然后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记得要用精准的动作,还可以仿照课文“斗陀螺”的写作手法来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