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毛囊蠕形螨
余跃强 章腾勋 王航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毛囊蠕形螨,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肉食螨总科。体细小,呈蠕虫状,体壁较薄,为壳质膜结构。目前已知约有120种亚种。它是一种小型的寄生螨,可寄生于任何其他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内。主要寄生部位为面部、头皮、乳头、胸、臀等处的皮脂腺上的毛囊内,其中以脸面部感染率最高,如鼻尖为69.7%,鼻翼为68.3%。可引起毛囊虫皮炎,表现为鼻尖和鼻翼两侧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充血,脓疮、有痒感和烧灼感。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形态 ;寄生适应特征;致病机制;诊断与防治
一 形态和生活史
毛囊蠕形螨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五个期: 1.卵期
卵无色半透明,成蘑菇状,长104.7um,自前端向后逐渐增宽,至卵体中部最宽处为41.8um,壳薄,可见卵内发育中的幼胚。卵期一般约60小时。 2.幼虫期
幼虫体细长约282.7um。足三对,触须分两节,须跗节上具有5个弯曲的刺形爪。咽泡明显,无颚腹毛。足跗节各具一爪,爪端分三叉。
末体环纹不明显。幼体不断以皮脂为食,并能刺吸上皮细胞内含物,约36小时发育,蜕皮为前若虫。 3.前若虫期
前若虫长约364.9um。足三对,各足跗节具有一对三叉爪。经72小时取食和发育,蜕皮变为若虫。 4.若虫期
若虫外形似成虫,较成虫细长,长度为392um,末体环纹不清晰,咽泡明显,足4对,跗节有一对四叉爪。不食不动约近60小时发育蜕皮为成虫。 5.成虫期
成虫体细长,约为0.1~0.4mm,呈乳白色半透明半透明。虫体分为颚体和驱体两部分。颚体位于虫体前端,呈梯形,螯肢一对,呈细针状,触须三对。躯体又可分为前体和末体。
雌虫大于雄虫,马蹄形咽泡细长,后段开口较窄。雄性生殖孔位于第2对背足体毛中间的一个三角形突起上,阳茎长24.2um,第4基节片左右两块在中线处相接近,但不愈合。雌虫有一指状肛道,雄虫无。
雌雄螨于毛囊口交配后,雌螨则进入毛囊或皮脂腺内产卵,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完成一代生活史约需2到4周,雌虫寿命2个月左右。
二 寄生适应特征
蠕形螨主要刺吸宿主细胞和取食皮脂腺分泌物,少数以角蛋白为食。蠕形螨在不同发育阶段取食量不同,通常从幼螨到成螨取食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从若虫到成虫阶段取食量最大,且雌虫的食量大大超过雄虫。对温度较敏感,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37℃,其活动力可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54℃为致死温度,低温对蠕虫螨生长发育不利。它以夏季寄生人体的密度最高。一个毛囊内常有6至18个成体群居。 三 致病机制与症状
人体经毛囊蠕形螨感染后,虫体钻入毛囊皮脂腺内,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症反应。随着它不断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张甚至增生肥大,形成鼻赘,还可导致继发毛脂腺炎和痤疮。寄生部位毛囊涨大,皮脂腺分泌物增多,感染细菌,形成粉刺。临床表现为鼻尖鼻翼两侧等处血管扩张,面部患处轻度潮红,继而皮肤充血,发生红斑湿疹或针尖大小的红色痤疮庄丘疹、脓疮、结痂等症状,可成批发生,经久难愈。严重时刻累及额、颊及眼周皮肤。从皮损中可检查到蠕
形螨生活史的各个时期。
四 诊断
用痤疮压迫器或用手挤压患处,将挤出物刮下,置于滴有甘油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轻压后,镜检。若查到蠕形螨即可确诊。病原检查可采用直接刮拭法、挤压刮拭法和透明胶纸法。
五 流行情况
蠕形螨寄生于人体一般不出现明显症状,但有时也可引发毛囊炎、睑缘炎和继发感染。人体感染蠕形螨是世界性的,我国已在10多个省市报道有蠕形螨的感染,山东人感染率为31~82%,上海人感染率为:37.3~86.6%。男性略高于女性,感染年龄范围从4个半月到90岁,其中以40~60岁感染率为最高。人体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有毛巾等物间接感染。但毛囊形螨和某些动物蠕形螨同种宿主的直接接触是蠕形螨迁移的必要条件。在白天,毛囊形螨可出现于面部皮肤表面,有利于蠕形螨的接触传播。
六 防治
通过消除面部蠕形螨感染,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面部症状。具体防治措施有: ? 加强宣传教育。
? 注意个人预防,避免和患者直接接触,毛巾要专用。
? 药物治疗:外用药有10%硫磺软膏,硫磺香皂,苯甲酸苄脂乳剂,二氯苯醚菊脂霜剂等。也可服用维
生素B6,复合维生素B和外涂毛囊虫糊剂。 ? 天然植物大黄提取物脂质体制剂治疗。 ? 用耐久防螨抗菌整理织物。
七 讨论
本文主要针对校园出现的化妆品推销中的螨虫问题作了一下小小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后知道了这是一种蠕形螨。并把它的生活史,寄生适应特征,检查和防治等小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广大同学带来一定的帮助!今后,假如有机会我们还会去做一个对各种治螨类化妆品的成分调查,以确定是否真有疗效!我们还会去做一个有关青春痘和螨虫痤疮的辨识等相关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冯兰洲.医学昆虫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李朝品. 人体寄生虫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3]李隆术,李云瑞.蜱螨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4]路步炎. 人体寄生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5]苏寿泜,叶炳辉.现代医学昆虫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姚永政,许先典.实用医学昆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7]赵慰先.人体寄生虫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