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基本课型及导学设计案例
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进行分析,初中学生记忆系统发展完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过渡,由于学习强度与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习的方法与小学时期的方法不同,出现了明显差别,学生自学能力作用逐渐显现,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讨论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新知导引课
基本流程:创境导趣→→导引新知→→质疑释疑→→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
课题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课内容是在第二单元《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中的第二课。本课中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在本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本课重中之重。课本内容包括四部分宋的关系。
1、契丹族2、党项族3、辽与北宋的和战4、西夏与北
二、学情分析
本教材针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中国历史的内容会产生很大兴趣。通过教学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上课之初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以便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上单元回顾大家对历史课掌握的内容非常熟悉。进行第一部分的契丹族和党项族则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民族,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有关图片讲解和适当地补充知识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 先通过讲解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两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特点。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辽、西夏与北宋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3. 通过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题和材料阅读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通过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政权的讲解,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深刻的客观认识。
五、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六、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趣:通过幻灯片来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课党项族与契丹族的民族习俗有所好奇。
教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图中鸡冠壶的作用吗? 学生答:盛水用的.......。 (二)引导新知:
承转:我们知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少数民族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在北宋建立后,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还有契丹族、党项族等少数民族。你们想知道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吗?他们与北宋的关系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去寻找答案吧! 1.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导入鸡冠壶的图片,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鸡冠壶上面的小孔的作用等。学生产生兴趣之后,让学生默读本科内容,默读之后让每组的一名同学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党项族:导入铜牌的图片,通过铜牌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产生兴趣之后,让学生默读本科内容,默读之后让每组的一名同学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辽与北宋的和战
通过讲述契丹族的地理位置。默读之后让每组的一名同学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总结之后,进行讲解本课内容重点为澶渊之盟,讲述澶渊之盟,进行提问,带学生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讲述元昊想要称帝的小故事,引出宋夏和约的内容。默读之后让每组的一名同学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进行总结。 (三)质疑释疑
1、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吗?
讨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 、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去分析。助理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从而正确的看待历史上契丹族和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区开发作出的贡献。
2、如果穿时空开个圆桌会议,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四)巩固运用
通过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检测,在选择测试题前五题时,要紧扣本课基本内容,将本课基本内容复习的更加全面。后五道题要对本课内容进行延伸,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五)拓展提升
通过总结环节,让每组选择一名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我的磨课课题是七下中国古代史《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本课是七下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课文主要讲述了10到12世纪在中国的疆域内先后出现了多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比如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它们之间爆发过战争,也签订过和议。少数民族积极学习中原汉族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
进入崛起与并立环节,我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辽、北宋、西夏建立简表,包括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等内容。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答案。然后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的形势图。学生通过看图能够迅速在脑中形成政权位位置、大小、都城等概念,为进入战争与和平环节做好过渡。
在宋军北伐的阶段,我出示幽云十六州的地形图,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此举对中原王朝有何影响。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史实分析能力。
在战争与和平阶段,我抓住了战与和两个关键字眼。首先,辽与北宋之间的战有宋军北伐、澶州之战。大战之后,双方又签订了澶渊之盟,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展示相关史料后并未急着解读,而是请学生小组讨论,分别站在辽、宋的百姓和统治者的角度评价澶渊之盟带来的利与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澶渊之盟总体上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在碰撞与融合环节,我用了一系列图片和材料(辽夏铜器、瓷器与宋对比图、辽夏制度介绍、西夏契丹文字、汊族模仿契丹人穿衣、临安“贺家酪面”等),从政治经济文化就展现了农耕文明和少数民族的之间相互的影响。
以上是本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目的,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不足之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课堂不够活跃,气氛比较沉闷。原因第一在于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关注不够。提出的问题有的难度较
高,不能做到紧贴学情。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锻炼了哪些能力,才是磨课的重点。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还要继续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