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起保护作用,利于根不断在土壤中生长;根冠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2、分生区中的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没有液泡,细胞核大;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3、伸长区中细胞显著伸长,细胞壁薄、有较小液泡,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长长,使根不断伸向土壤深处。根的长度能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的缘故。
4、根毛区(又叫成熟区)中的细胞细胞壁厚,有较大的液泡,内有导管(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茎)。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内,大大增加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5、植物根尖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区 ★6.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7.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8.淡水中出现“水华”,海洋里出现“赤潮”,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水体中
氮 元素和 磷 元素含量过高,最终会使水中的溶解氧 下降。
§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千姿百态的茎主要可分为 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 、缠绕茎这样四种。
★3.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①⑤③④② ;(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④韧皮部;⑤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 ,其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输送 水 和 无机盐 ;筛管在 韧皮部,其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输送 有机物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 形成层,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 分裂,使茎变粗。
★4.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形成层;木制家具主要利用的是茎的木质部 ;
5.通过年轮可以知道:(1)茎的年轮 (2)茎生长过程的气候变化情况 (3)记录了植物个体所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基本情况等。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3、蒸腾作用的意义:
⑴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不致受害。 ⑵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⑶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湿度小、气 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5、向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吹气,发现蓝色滤纸变成 红 。实验发现水是从叶的上下表皮 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 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说明:一般情况下: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的气孔。
6、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对叶起保护作用.半月形的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小 孔是气孔.在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就是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 水分亏缺时,
保卫细胞失水,
7、气孔是水分蒸腾的通道,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的门户。 8、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根吸收(水分、无机盐)→根、茎、叶中的 导管→叶肉细胞→表皮的气孔→大气
水分充足时, 保卫细胞吸水, 气孔开放
§4-6保护土壤
★1.目前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 是来自于土壤的污染 和 过度开发。
2.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 化学污染,并且破环土壤的 结构和性质;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 生物污染。
★3. 耕地被蚕食、水土 流失、 土地 沙漠化和 盐渍化 等,都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土壤污染及防治
(1)土壤污染的原因: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堆放,导致土壤的“白色污染”;⑤生活污水、垃圾、医院弃物中含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
(2)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①控制工业“三废”任意排放;②提倡生物防治农业病虫害,以虫治虫,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③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例:氧化塘处理);④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