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的概念
1. IP地址组成
IP地址源于Internet,是一种层次结构的地址,适合于众多的互联网。In 在网络寻址时只需要网络号,从网络中经过多个网络(网关)最终到达目的网络,用网络号即能判断是否到达目的网络,与主机号无关,主机号用于在目的网络中区分某台主机。
一个基本的地址分配原则:要为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同一网络内不同主机必须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主机号)以区分主机。不同网络内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标识号。
要使自己的主机加入Internet,为了避免IP地址与其他网络相冲突,必须向Internet NIC(网络信息中心)获得IP地址和域名。 2. IP地址的类别
因特网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IP地址。三种基本种类是A类、B类和C类。如表1-1所示:
种类 A B C IP地址 网络ID W W.X W.X.Y 表1-1 IP地址的八位组
图1-1显示了根据地址种类划分网络ID和主机ID的情况。A类网络地址为主
主机ID X.Y.Z Y.Z Z 机ID分配了24位,为网络设备提供了更多可用的主机ID;B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数与每个网络ID的主机ID数目是一样的,使管理员能够配置大量的网络,但每个网络允许拥有较少的主机数;C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较多,但允许每个网络ID拥有的主机数目很少。
(1)A类地址:一个字节的网络地址,最高位为0,允许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中用3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能够容纳多达16 777 214个主机ID。其格式如表1-2所示。A类地址适合大型网络。
网络ID 0 主机ID 0 8 16 24 32
表1-2 A类地址格式
(2)B类地址:两个字节网络地址,最高两位为10,接下来的14位为网络地址,允许16 384个网络,每个网络允许65 534台主机,其格式如表1-3所示。B类地址适合于中型网络。
网络ID 1 0 主机ID 0 8 16 24 32
表1-3 B类地址格式
(3)C类地址:最高3位为110,接下来的21位为网络地址,允许有2097152个网络,每个网络主机数为254,其格式如表1-4所示。C类地址适合小型网络。
网络ID 1 1 0 主机ID 0 8 16 24 32
表1-4 C类地址格式
(4)D类地址:多地址,实现一点对多点的传送,常用于X.25、帧中继(FR)和ATM等使用点对点协议的网络。这类地址不支持全网广播,需要配置D类地址实现一点对多点的传送。D类地址的前4位表1-5所示。
多播地址 1 1 1 0 0 8 16 24 32
表1-5 D类地址格式
(5)E类地址:用于将来扩展,同时也用于实验目的。它们不能分配给主机。E类地址前五位为11110。其格式如表1-6所示。
1 1 1 1 0 0 8 16 24 32
表1-6 E类地址格式
(6)赋予主机IP地址:表1-7总结了A类、B类、C类网络编址。如表所示,一个IP地址的种类可以从最高三位来判断,用两位就足以区分三个主要类型(A
类、B类、C类)。 A类 B类 C类 定义网络ID位 网络ID范围 可定义网络的数目 用于主机ID的范围 互联网上定义的主机数目 7 14 21 1~126 128~191 192~233 126 16 384 2097 152 24 16 8 16 777 214 65 534 254 表1-7 因特网地址的类型
A类 B类 C类 起始范围 终止范围 126.255.255.254 表1-8主机ID的有效范围
(7)私有地址:IP地址按用途分为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两种。所谓私有地址就是在A、B、C三类IP地址中保留下来为组织机构内部分配地址时所使用的IP地址。
私有地址主要用于在局域网中进行分配,在Internet上是无效的。这样可以很好的隔离局域网和Internet。私有地址在公网上是不能被识别的,必须通过NAT将内部IP地址转换成公网上可用的IP地址,从而实现内部IP地址与外部公网的通信。公有地址是在广域网上使用的地址,但在局域网中同样也可以使用。
RFC 1918定义了3类私有地址段:
A类 B类 私有地址范围 C类 表1-9 RFC 1918定义的3类私有地址段
3. 特殊用途IP地址
(1)网络地址:主机号全0。
(2)广播地址:主机号全1,含这类IP地址的IP分组被广播到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 4. 子网的划分
出于管理、性能和安全方面的考虑,许多单位把单一的网络划分为多个物理网络,并使用路由器把它们连接起来。子网划分(Subnetting)技术能够使单个网络地址横跨几个物理网络,如图1-1所示。互联网中的每个物理网络都被称为子网。
图1-1大型网络可被分成多个子网来创建一个互联网络
互联网络(internetwork)这个词通常简化为互联网(internet),指由路由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它通常是指单位的内部网络。而因特网(Internet,I为大写)这个词,则指连接着世界上数百万台计算机的网络。
进行子网划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A类网或B类网的地址空间太大,以至于单一的未使用路由的网络中无法使用全部地址。为了有效地使用地址空间,有必要把可用的地址分配给更多较小的网络。
随着网络的增长,容纳了更多的主机,因而网络通信变得更为繁忙。就像高峰期的快车道,由于交通过于繁忙而出现堵塞。繁忙的网络通信信号导致冲突、丢失数据包以及重传,因而降低了主机之间的通信效率。路由器像一堵墙把子网隔离开来,这样本地通信就不会转发的其他子网,同一子网中主机之间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关系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