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 简单推理
【专题简析】
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你知道他们谁最高吗?像这样根据一些已经知道的事实,推断出某些结果,就是推理。
推理时,要充分利用题中已知条件和已经推断出的结论作为条件,逐一推进,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到结论后,还要把结论带到原题中检验,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 【例题1】
桌子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小狗说:“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个。”猜一猜,哪盘苹果最多?哪盘苹果最少?
思路导航:
根据小狗说的“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只”,可知第二盘比第三盘多5只,再根据小猫说的“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只”,可知第一盘、第二盘都比第三盘多,也就是第三盘最少,再想: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只,第二盘比第一盘多5只,就知道第二盘的苹果最多,第三盘苹果最少。
解:第二盘苹果最多,第三盘苹果最少。 练习1
1.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宁宁比芳芳小1岁。
2.桌子上放着橘子、苹果和香蕉,苹果比橘子多2个,橘子比香蕉少3个。猜一猜,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3.有一个三层的书架,第一层比第二层多5本书,如果从第一层取3本放到第三层,那么第一层就和第三层一样多。猜一猜,哪一层放书最多?哪一层放书最少?
1
【例题2】
王、徐、刘三人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教师,一们是农民。已知(1)王比教师的体重重;(2)刘和教师体重不同;(3)王和农民是朋友,你能猜出王、徐、刘三人中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吗?
思路导航:
解答这类问题时可以画一张表按条件逐项推理,得出三人各是什么工作,根据(1)可知王不是教师;根据(2)可知刘不是教师,只有徐是教师,是的打“√”不是打“×”,根据(3)可知王不是农民,也不是教师,一定是工人,由此,可推出刘一定是农民。
王 徐 刘 工人 √ × × 农民 × × √ 教师 × √ × 解:王是工人,刘是农民,徐是教师。 练习2
1.二年级举行数学竞赛,王菲、周勇、李明取得了前三名,已知王菲不是第一名,李明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请排出三人的名次。
2.娟娟、卉卉、婷婷、佳佳四人画鸡,第人画1只,有黑公鸡、白公鸡、黑母鸡、白母鸡,又知:卉卉和娟娟的鸡都是黑色的,婷婷和娟娟画的都是母鸡,问:白公鸡是谁画的?
3.张、王、李三位老师都在某校任教,他们各教音乐、体育、美术中的一门。张老师不教美术,李老师不会画画,也不会唱歌,你能说出三位老师各任教什么课程吗?
2
【例题3】
密西西岛上住着说真话和说假话的两种人,说假话的句句是假话,说真话的句句是真话。有一天,飞飞去岛上探险,碰到甲、乙、丙三个人,互相交谈中,有一段对话: 甲说:“乙和丙都说假话。” 乙说:“我没有说假话。” 丙说:“乙在说假话。”
小朋友,你知道他们中有几个说了假话?
思路导航:
由于乙和丙说的话正好相反,其在一人一定说了假话,另一个肯定说了真话。由此可分析出甲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根据乙说:“我没有说假话”,如果他说的是真话,则丙和甲说的都是假话,则有两人说了假话,同理,如果乙说了假话,则丙说的是真话,甲说的也是假话,则也有两人说了假话,从以上两种情况可知,三人中必定有两人说了假话。
解:他们中有两个人说了假话。 练习3
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做了一件好事,为了弄明白到底是谁做的好事,老师询问了他们三人,他们的回答如下:
甲说:“我没做这件事,乙也没有做。” 乙说:“我没做这件事,丙也没有做。” 丙说:“我没做这件事,也不知道是谁做的。”
在老师的两三追问下,他们承认,每人说的都有半句是真话,半句是假话,小朋友,你能帮老师找出是谁做的好事吗?
2.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且其中只有一句真话。 甲说:是乙做的。乙说:不是我做的。丙说:也不是我做的。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