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系统调试
设备安装完毕后,先进行单个设备及器材的通电调试,然后再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调试及系统编程设定。系统调试时,应将系统设备全部接好,再进行整体的控制调试。
(6) 现场培训
系统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应随时向系统相关操作人员逐一介绍系统各设备的性能及特点,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现场系统培训。
(7) 工程验收及标准
系统施工完毕投入运行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程验收,验收标准:
a. 按系统设计的功能以及设备所提供的指标及要求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达到预定的设计效果;
b. 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验收,保证系统安装的正确、合理、可靠。
6、 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
1) 工程进度计划表的制定
根据该项目正式开工后,就必须监控项目的进程,以确保每项活动按进度计划进行,因此必须掌握实际进度,并将它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在项目进行期间,一旦认定项目落后于进度计划,就必须采取纠正措施以维护进度的正常进行,如果项目远远落后于进度计划,很难保持原进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因此,要有效控制项目进度,确保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完工。
工程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为:
1)确定实际进度完成情况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2)将项目变更融入进度计划; 3)计算更新后的进度计划; 4)控制项目进度。
本工程具体进度计划表根据实际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定制,具体如下: “XXXXXXXXXX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时间(天) 项目内容 现场勘测、进场(第1-4天) 系统布线施工(第5-16天) 设备进场安装(第9-24天) 系统调试(第19-26天) 28天 5 6 现场培训(第23-26天) 工程验收(第27-28天) 注:本进度依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2)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根据项目的用户需求,并根据本项目实际施工情况。本项目在工期执行过程中定期收集各项目完成情况的数据,并将它与已制定的进度计划相比较。在项目进行期间,如果项目实施落后于进度计划,就必须召集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纠正措施,保证项目工程进度的正常进行。
具体工程工期进度控制的技术组织步骤如下:
制定基准计划(进度、预算)开始项目每个报告期收集项目实际进度的数据(进度、成本)将项目变更融入进度计划(范围、进度、预算)等待,直到进入下一个报告期计算更新后的项目进度、预算和预测分析当前状况并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进度、预算)否是采取纠正措施?是否识别纠正措施和协调相关变化 7、 施工方案
1) 管线敷设
(1) 配置管线的技术要求
管线的配置不仅要求安全可靠,而且要使布置合理、整齐、安装牢固。技术要求如下:
A. 使用导线,其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导线的横截面积应能满足供电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B. 线管配线有明配和暗配两种。明配管要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暗配管要求管路短,畅通、弯头少。
C. 线管的选择,按设计图选择管材种类和规格,如无规定时,可按线管内所穿导线的总面积(连外皮),不超过管子内孔截面积的70%的限度便于管子穿线。
D. 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除非用接头不可的,其接头必须采用压线或焊接,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机械力的作用。空在管内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接头,必要时尽可能将接头放在接线盒探头接线柱上。
E. 配线在建筑物内安装要保持水平或垂直。配线应加套管保护(塑料或铁水管,按室内配管的技术要求选配),天花板走线可用阻燃PVC管,但需固定稳妥美观。 F. 信号线不能与大功率电力线平行,更不能穿在同一管内。如因环境所限,要平行走线,则要远离50cm以上。
(2) 施工要点
A. 敷设电缆时,多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 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B. 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 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 40%。
C. 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牢固固定: ? 电缆垂直排列或倾斜坡度超过 45°时的每一个支架上;
? 电缆水平排列或倾斜坡度不超过 45°时,在每隔 1~2 个支架上; ? 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 150~300mm 处。
D. 明敷设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 1.5m, 当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保护管或在金属封闭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 0.8m。 E. 线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当线缆进入建筑物后,线缆沟道 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F. 线缆穿管前应检查保护管是否畅通,管口应加护圈,防止穿管时损伤导线。 G.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H. 同轴电缆应一线到位,中间无接头。
(3) 线槽安装及线缆敷设 A. 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金属膨胀螺栓安装支、吊架螺栓固定金属线槽安装保护地线安装槽内配线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B. 施工要点
① 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
② 支、吊架安装要求
? 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 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
? 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5-2.0mm,在进出接线箱、盒、柜、转弯、转角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以内应设固定支持点;
? 支、吊架的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30mm*3mm,扁钢25mm*25mm*3mm ③ 线槽安装要求
?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
? 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的位置准确;
? 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份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
? 线槽安装应符合有关部门规定; ④ 线槽内配线要求
? 线槽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
?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 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和度,一般为3~6米;工作区为0.3~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 电缆桥架内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 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以防线缆下坠;
?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用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 在竖井内采用明配、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
2) 前端设备安装
(1) 工艺流程
(2) 施工要点
安装前通电检测安装位置设置设备支架安装接线端接头处理做好线标安装设备① 安装前的设备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