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拟定活动纲要p127-128 5、设计具体活动方案p129 6、进行检核评估p130
五、主题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
1、防止“拼盘”现象,强调事物的综合性和整合性是主题活动的特点,要尽量涵盖各领域的学习,做的均衡分布
2、处理好活动计划与幼儿经验建构的关系,遵循灵活性原则,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留出空间,计划应对各种可能充分预估,但不要过细过详
3、巧妙控制主题活动的容量,勿追求过多的活动,避免教育空缺,活动设计时要防止出现“死角”
第二节 领域课程设计——以学科活动为例 一、学科活动的内涵
一种以知识的自身体系为基础,同时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形式
二、学科活动的特点
①幼儿园学科活动是一种广域课程
②幼儿园的学科活动是一种“前学科”一般组织松散,多以表象和初级概念为核心
③幼儿园学科的终极目标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而不是掌握学科知识 三、学科活动的设计原则 1、以幼儿心理逻辑为引领 2、兼顾不同学科自身的逻辑 3、注重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设计 四、学科活动的设计程序p134-135
1、确定学科目标体系 2、制定活动计划 3、设计教育活动 五、学科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 1、目标的合理性
①活动目标必须具体、可操作性、可检验 ②目标要适宜,要适合特定年龄段的幼儿,对幼儿要求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适宜
③目标的数量要适宜
④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特点,考虑顺序,避免随意确定,难易颠倒
⑤对其他相关学科目标要充分予以关注,尽可能关注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 2、内容的适宜性
①内容应根据目标来确定
②内容的生活化,与幼儿生活环境相关,适合幼儿的需要 3、方法的有效性
第三节 经验课程设计——以区域活动为例 一、区域活动的内涵
1、含义:也称活动区活动、区角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教育活动之一,是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兼顾幼儿园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将可利用的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幼儿在其中通过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多样化的学
习经验的活动类型 2、区域的特点
①区域具有观念性 ②区域具有动态性 ③区域具有开放性 ④区域具有对话性 ⑤区域具有参与性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
1、活动自主性高 2、个体化活动为主 3、指导具有间接性 三、区域活动的价值
1、有利于发展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对行动控制能力及幼儿的独立性 2、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有利于幼儿个性化发展
4、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四、区域设置的原则 1、区域的分类
(1)探索性区域:主要进行对实物的操作活动,其目的偏重于发展幼儿对客观世界及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意愿、行为与能力 ①生活区(健康、社会领域)②语言区(偏重语言领域)
③益智区(偏重科学领域)④发现区(偏重科学领域)⑤种养区(偏重科学) (2)表现性区域:指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引导下,利用区域中的各种材料,进行自我表现与表达活动的区域类型
①角色区 ②建构区(结构游戏区)③表演区(戏剧、歌舞表演)④美工区 (3)运动性区域:指专供幼儿进行大肌肉动作的区域,一般设在户外 ①固定器械区 ②可移动器材区 ③自然游戏区 2、区域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充分考虑不同方面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需求,开设蕴含不同发展功能的区域,以期借助区域活动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目标(幼儿发展的全面性 、活动领域的全面性)
(2)行动性原则:能够满足幼儿的摆弄、操作、探究、实验、创作、表演的需要,支持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建构经验
(3)生活化原则:区域活动的内容应当源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
(4)动态化原则:根据影响区域活动开展的因素,灵活增减或调整区域 【①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教育目标调整区域 ②根据幼儿兴趣与需要调整区域 ③根据正在开展的主题调整区域 ④根据季节、环境的变化调整区域 ⑤根据可利用的资源调整区域】
(5)效益性原则:指所开设的活动区域的种类和数量要充足,能够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但又不能造成闲置和浪费,要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创造最大效益 3、常见区域价值p143表5-5 五、区域环境创设的内容及要求 1、区域材料的投放
①材料的安全性 ②材料的丰富性 ③材料的层次性 ④材料的可探索性 ⑤材料的易得性 2、区域背景环境的创设
①利用区域背景环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②利用区域背景环境支持幼儿持续探索 ③利用区域背景环境提升幼儿自我教育
④利用区域背景环境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 3、区域规则的制定
①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②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
③要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参与规则制定 ④要以多种形式呈现规则并提醒幼儿
第六章 几种典型幼儿园课程方
第一节 蒙台梭利课程 一、理论基础
1、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儿童运用在世界中对自己的发现来创造自己的‘心理肌肉’
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3、儿童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1)“工作”: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心理的需要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促使儿童心理的发展
(2)“工作”的特点:
①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
②无外在目标,以“建构为人”为内在目标 ③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与建构性的工作 ④须独立完成、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
⑤以环境为媒介来改进自己,形成与塑造自己的人格
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率进行,为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进行 4、教育要以“自由”为基础,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二、蒙台梭利课程方案 1、课程目标
①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 ②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 2、课程内容(以感觉教育为核心) (1)日常生活练习
①基本动作 ②社交行为 ③关心环境的行为 ④自我服务的行为 (2)感觉教育
①应重视视、听、触觉训练,特别是触觉训练 ②应把握感觉教育的敏感期 ③感觉教育的刺激应该孤立化 ④感觉训练要通过具体的程序 (3)语文教育
①听、说的教育 ②写、读的教育 (4)数学教育
①算数——数科学 ②代数——数的抽象 ③几何——抽象的抽象 (5)文化教育
3、课程组织:以教具为中心,教具依据儿童各敏感期而设计,顺序很清楚,儿童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和进度去操作 4、课程实施
(1)有准备的环境
①自由的气氛 ②丰富的环境 ③有秩序 ④真实与自然 ⑤美感与安全 (2)教具——工作材料 【教具特点:①刺激的孤立性 ②操作的顺序性 ③工作的趣味性 ④自我教育性】
(3)教师的作用
①观察者和研究者 ②环境准备者 ③指导者 三、对蒙台梭利课程的评价 1、优点:
①重视儿童的自由,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
②强调儿童个别化的学习,倡导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和指导
③有完整、成套的教具材料进行具体实施,使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2、缺点:
①其试图通过事先预备好的教具和环境来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但实际其所设计的教具种类和刻板的指导方法远远无法满足儿童所有的兴趣和需要 ②较依赖教具促进幼儿发展,但对儿童实际生活经验关照不多
③偏重于认知发展和习惯的养成,不注重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五指活动课程(陈鹤琴) 一、理论基础
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五个条件:有强健的身体;有建设的能力;有创造的能力;有合作的态度;有服务的精神】
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二、五指活动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发展幼儿的心智和身体
①做人: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精神
②身体:有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和相当的运动技能 ③智力: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
④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精神,打消惧怕情绪
2、课程内容: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3、课程组织:以儿童的环境为中心组织课程,实施“整个教学法”
【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儿童生活是整个的,教材也必然是整个的。主张最好由一位教师去教,以体现整体性】 4、课程实施:①将“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②创设充分、适宜的物质环境 ③采用游戏式教学法 ④多采取小团体教学 ⑤多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 ⑥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
5、教育评估:结合儿童心理和认识上的特点,运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评估
三、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p172 第三节 行为课程(张学门) 一、理论基础
1、儿童观:儿童是生长的机体
2、儿童发展观:儿童的成长是其心身与环境交互反应的结果,通过交互作用,
儿童获得经验,也就获得成长 3、课程观:
①课程是经验,是通过幼儿与环境相接触获得的,不可由他人传授而获得 ②课程是人类生活的经验,不是自然经验 ③课程是人类生活中有价值经验的选品 二、行为课程的基本含义
1、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驾驭环境的能力
2、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3、行为课程完全根据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 4、对于幼小的儿童,不能仅凭抽象的言语或线条的图画,来介绍类别的教材,只要常常运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以唤起其生活的需要,扩充其生活的经验,培养其生活的力量 三、行为课程方案 1、课程目标
①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 ②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
③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
④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做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2、课程内容 (1)教材来源
①个体本身发展所得 ②和自然环境相接触而得 ③从社会环境交际而得 (2)课程内容划分
①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 ②儿童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 ③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 (3)选择教材的五条标准 ①应合于儿童的需要 ②应顾到社会生活的意义
③应在儿童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 ④应顾到社会生活的需要 ⑤一切冲动习惯态度 3、课程组织
①应估量环境,经验不是儿童内心单独的力量,大多起于环境的感受,要分清楚儿童生活的环境,就可以推定他们的经验
②选择中心活动,选择的标准:活动必须普遍、活动必须真实、活动必须具有代表性、活动必须有利于将来的行动
③拟定课程计划,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定课程计划,并采用单元教学来进行(具体包括:动机、目的、活动、活动过程、工具及材料) 4、课程实施
①知识上的准备 ②技术上的准备 ③作业程序分析的准备 ④工具、材料的准备
⑤集中心力的准备(心理准备) 5、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