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资管新规缓冲期,风险控制乃重中之重
7月31日晚间,央行宣布,延长《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的过渡期至2021年底。原定于2020年12月30日截止的过渡期延长了一整年,金融机构步入了“后资管旧规时代”。
新规延期,于传统银行产品投资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好消息,原本在今年末即将打破刚性兑付,走上净值化转型之路的银行理财看似仍然可以在2021年继续保本理财,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需注意的是,刚性兑付本身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既不利于资产的定价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向好发展。
另外,银行理财在这一年内可能会有负收益的现象存在,许多未能认识到新型理财产品、净值型理财产品优势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也不得不重视“负收益”的威胁。特别是伴随着公募基金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爆炸式”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优势愈发凸显,“传统理财产品稳赚不赔”的理念实该早日摒弃,在考虑选择何种理财产品以及做出什么投资决策时更应注重风险管理。
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金融公司以及投资者理财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风险控制成为了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如何避免亏损,稳健盈利,在资管新规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控制风险首先要对风险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分析,无论是宏
观层次还是微观层次的风险,都应成为选择理财产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个出色的投资者、一个成熟的金融公司,能够在二者的平衡中把握机遇。此外,理财所处的大环境是否稳定也直接影响到理财的成功率是否有可靠的保证。
并非任何投资者都能准确把握住市场整体风险较小、潜在收益较大的金融产品,此时依靠金融公司等投资理财机构成熟的风险控制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投资者在对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进行正确判断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承受机制,同时依托机构选择可靠、专业、具备投资技巧和能力的投资渠道才是当今投资理财的高效之举。
那么金融机构在大方向上该如何选择?当前新规延期是一个关键时期,那些潜力较大的理财产品、稳收益的理财产品已经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逐渐向好发展的态势。适当减少对股票、偏股票型基金、旧的即将被取代的产品的投资,加大对保理、债券型基金、供应链金融产品等的投资,以合理规避风险,是机构接下来任务的重中之重。
新规实施缓冲期应该比以往更注重多元化投资,避免以往单一化、集中化的投资手段,组合型的投资理财能够帮助投资者尽可能分散风险,保障收益。国内如市政工程债权保理、核心企业商票交易等相关产品都具有稳收益、低风险的特征,可作为接下来首要考虑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海外置业、海外保险等集汇率规避与财富传承功能于一身的资产配置,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地投资理财,才能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
总而言之,资管新规延期的当下,控制风险、锁定收益成为投资者、金融机构都不得不面对的必修课,至于结果,全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