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全小学 完全小学 九年制学校 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 4班 833 6班 2076 (图一)体育活动场地配置表 12班 18班 24班 27班 7002 7610 11853 7610 12461 6902 11293 11703 11293 11703 30班 12461 12361 12361 36班 19238 19238 19138 19138 45班 20256 48班 20206 第二十一条 绿化用地是中小学校美化校园、净化环境,开展自然常识、生物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交流、活动、休息的空间,起到陶冶情操,激发学习热情和引发联想思维的作用。学校的绿化用地包括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零星绿地和集中绿地两部分,绿地率分别为20%和15%。中小学校的绿地率依据原建设部关于《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
第二十二条 停车场地是近年来学校必须考虑的用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职工自备机动车和学生自行车的拥有量大量增加,学校设置停车场是停车现状和校园环境安全有序的需要。为节约用地学校可规划建设部分地下停车库。 第二十三条
一、容积率为学校地上总建筑面积与总建设用地的比值。
二、各类中小校的建筑、体育活动、集中绿地、停车场地,分别按有关规定测算后相加,成为各类新建国际中小学校的总建设用地。用各类国际中小学校地上校舍用房总建筑面积除以各相应的总建设用地,得出各类国际中小学校建设用地的容积率。
三、国际中小学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置环形运动场、篮排球场及体育运动器械场地。这些体育运动场地约占国际中小学校建设用地的37~44%,体育场地所占比例是比较高的。国际中小学校按国家标准配置的体育活动场地,对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国家强调在中小学校开展足球运动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 11 -
第四章 面积指标
第二十四条 列出了国际中小学校的面积指标,其中完全小学、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部分公共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原则上依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4-2)中小学校用房标准图的使用面积确定。其中,由于标准图中各类专用教室的使用面积各异,为了设计时的柱网统一和用房分隔的方便,对各类专用教室的使用面积作了适当归并,采用了多数专用教室的使用面积,尽量满足各类专用教室的使用功能。
各类校舍用房按使用面积配置,采用综合使用面积系数K=0.6,折算成建筑面积。 第二十五条 寄宿制(含部分寄宿)学校的学生餐厅、宿舍、浴室按实际住宿学生数配置。非寄宿制有条件的国际中小学校也可配置学生餐厅。
第二十六条 单身教师宿舍根据单身教师住宿需要配置。教工值班宿舍主要用于寄宿制及有寄宿生的国际中小学校教职工值班使用,宜根据学校规模及值班教职工的人数配置。 第二十七条 国际中小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拓展与探索的需要,可配置综合实验室、演示实验室;农村及乡镇学校根据需要可配置远程教育室;办学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或地区中心校可配置微格教室、心理活动室及室内游泳池;有舞蹈特色的中小学校可配置男女生舞蹈教室。
- 12 -
第五章 建筑与建筑设备
第二十八条 国际中小学校的校舍,其结构安全和适用是第一位的,同时应满足相关规范、标准和使用功能要求,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不盲目追求高标准,关键是适用于教育教学的需要。
第二十九条建筑层数应根据校舍使用功能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确定,国际中小学校校舍一般宜为多层建筑,同时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课间休息时间等因素,小学的普通教室宜在四层以下(含四层),中学的普通教室宜在五层以下(含五层)。
第三十条国际中小学校各类教育教学用房,应根据其不同功能对空间的需求、额定人数以及每个学生应占有的空间、房屋进深等因素确定其净高,并符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第三十二条学校各类校舍均应符合抗震设计要求,建筑设计方案应采用比较规则的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
第三十三条各种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第三十五条校园建筑的门厅、走廊除通行功能外,还有集散、小憩、交流的作用,所以其面积大小、走廊的宽度等均应根据人流量,防火安全疏散,无障碍通行设施和其他功能要求来确定。同时,严寒和风沙大的地区,门厅的北向出入口宜设置门斗。
第三十九条建筑装修具有保护墙体结构,改善室内环境,美化建筑外观形象的作用;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宜做成小圆角,以保障学生活动、通行安全。
第四十一条为防止雨水渗漏、夏季太阳辐射过强造成“室温过高”、冬季寒冷造成室温过低现象,确保学校教学、生活等用房的正常使用,屋面必须按规范要求,采取防水、隔热、保温措施。 第四十三条
一、室内环境条件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要处理好各类教学用房的采光、通风、照明、换气等。
二、采用绿色环保材料,防止对室内空气及环境的污染。
第四十四条教学用房应有最佳建筑朝向,采光要均匀,并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换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合理采取采暖、降温措施,宜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学校应安装建筑防雷装置,还应对内部设备与设施安装防护装置,避免雷击。 第四十五条《中小学校幼儿园防范工作规范》中对学校围墙、门卫值班室、安全防护及监控设施、防盗安全门、路灯亮化率等都作了规定。
- 13 -
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十七条本条是国际中小学校投资控制原则及其适用范围。 第四十八条本条提出了国际中小学校不同校舍类型投资估算指标。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和流动资产投资三部分。因考虑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建设期贷款利息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未列入本标准估算指标。其中建设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
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相关规定,同时参照近期建设工程造价经济指标,并参照部分国际中小学校的建设费用,本标准确定了不同规模类型国际中小学校的单位投资指标,并综合考虑了投资与建设规模成反比等因素。具体测算如下:
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室外工程三个部分。其中建筑工程又包括土建工程及室内装饰工程,土建工程费用按建筑面积测算,同面积情况下采暖地区略高于非采暖地区;室内装饰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按建筑面积测算。室外工程(活动场地除外)费用按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合计费用的5%计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综合考虑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政策差异,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项目前期咨询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招投标代理服务费、建设项目各种规费等)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12%计列。
预备费用: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5%计列。
第四十九条本条参照《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和近3年国际中小学校的建设周期,提出了不同规模类型国际中小学校建设工期。
第五十条本条强调国际中小学校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现行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进行。
- 14 -
第七章 师资标准
第五十一条
1、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能全面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治具有服务意识,完备的教育理论及专业技能的教研队伍。
2、坚持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原则,做到将汲取儒学思想中的教育精华,同开展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相结合、同以教师个人修养相结合,通过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在社会上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
3、结合实际情况,因有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利用地道的语言和西方教学模式。实现国际化教学模式,和国际接轨。
4、海归硕士、博士,实现双语和全英文授课,充分了解中国学生学习国际课程的实际需求和世界名校选拔人才的标准。
5、现在全国中小学校教师配置标准执行的是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号)》文件的规定,采用的是师生比,即初中:城市1︰13.5、县镇1︰16、农村1︰18;小学:城市1︰19、县镇1︰21,农村1︰23.
6、学校除文化课老师及其他科目老师外,还需要有心理教育老师等特殊科目老师.
- 15 -
国际学校建设标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