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课 守身自爱
教学目标:1、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守身自爱”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守身自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和私、最伟大的。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思。身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健康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珍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孝的意义又在于维护父母的尊严,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好阐述。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存身惜名,不让家人担心,不辱没父母,那么逞勇斗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每个公民都会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遵行孝道,从爱惜身体、尊重生命做起。 二、新课教学: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父母,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翻译: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败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境界。 2、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礼记?曲礼上》
注释:服:通“”伏”,指潜伏于暗处
译:孝子不潜伏在暗处,不登危险的地方,是怕因自已的过失使父母蒙受羞辱。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可以与朋友生死相许,不可以私存钱财。 3、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遺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
--《吕氏春秋?孝行》
注:遗:留。
译:曾子说:”自已的肉身,是父母遭留的身体。使用父母遗留的身体,敢不恭敬吗? 三、思考讨论:
1.“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这种看法你赞同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结合所学,査一査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守身”和孝顺父母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丧失了操守的人就不能孝顺父母呢?请在班级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四、延伸阅读: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孔子的学生曾参(即曾子)家有一块菜地,他的父亲曾点在地里种了许多瓜果。有一天,曾参见瓜地里长了许多野草,就拿起锄头除草、不小心瓜的根刨断了。曾点正好看见,于是,他拿起木杖向曾参的背上地击了两下。曾参当场不省人事,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他爬起来对父说:“刚才得罪了父亲,父亲用尽力气教调儿子,该不会累病了吧?”说完,曾参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已的里弹琴唱歌,以示自己并未受伤,好让父亲放心。
孔子得知此事后,对曾参说:“曾参啊!我来跟你讲讲舜帝的故事吧!舜帝的父亲叫瞽叟,他想使唤舜的时候,舜都在他身边;但是他想置舜于死地的时候,舜便躲开了,让父亲找不到。平日舜受父亲的小杖责打、而大杖责打时就逃走,就是不想使瞽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叟得到不义的罪名。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敦厚的孝子,你不是天子百姓吗?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怎么样? 五、积累与感悟:
1.请积累以下两句关于“守身”的名言,并写写你对这两句话的感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一《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一《(论语?卫灵公》
2.“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你如何看待其中“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观点?请组织一场题为“扬名显父母是否为孝”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大家辩证认识古人的孝道。
第二课 手足情深
教学目标:1、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手足情深”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手足情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诗经?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古代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其中的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以兄弟为例,要做到“见友弟恭”,为见的,要照顾弟弟,为弟的,要数重见长。兄弟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兄弟之间关系和壁,则家庭安宁祥和。
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首先要学会爱亲人,建构和谐有序的家庭伦理关系;然后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向外扩展,做到仁爱百姓;最终达到仁爱万物的境界。 二、新课教学:
1、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见弟求矣。----《诗经?小雅?常棣》 注释:①孔怀:很关心。孔,很。②原:古同“塬”。这里指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区因冲刷而形成的高地。③隰(xí):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④裒(póu):聚土为坟丘。
翻译: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2、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责在天。君子撤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注释:①亡:同“无”。②患:忧虑。
翻译:司马牛很忧伤地说:“人人皆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啊!”子夏说:“我曾经听先生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工作严肃认真,做事没有羞失,对人能恭数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君子哪里怕没有兄弟呢?
3、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注:①与(yù):参与。在其中。②数:意外的事情。③怍(zuò):惭愧。 语译: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君临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很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 三、思考讨论:
1.《论语》中总是将“孝”“梯”并举,认为二者是“为仁之本”。结合课文注解想一想,“孝“和“悌”分别强调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它们能够成为“为仁之本”?
2.“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可见“悌”是一种血缘亲情。《论语》中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似乎“悌”又超越亲情,成为人们萍水相逢时对于知己的向往和追求。你如何认识这里“兄弟”的意义呢?请在班内组织一场讨论,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四、延伸阅读:兄弟情深
可修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