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陀螺》教学设计
材料来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曲《陀螺》 教材分析:
管弦乐合奏曲《陀螺》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中的第二课时欣赏内容,《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捷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中的第三曲《即兴曲一陀螺》,a小调2/4拍乐曲轻快,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时的喜悦情景。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最爱,谈到陀螺对孩子来说倍感亲切,抓住兴趣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获得快乐体验。 设计思路:
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本节课以“赏陀螺——听陀螺——舞陀螺——画陀螺——演陀螺”为主线展开教学,锻炼听觉记忆音乐主题能力,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趣味,体验玩陀螺的快乐。通过画图谱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记忆音乐主题。通过“舞陀螺”“演陀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体验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演绎音乐作品。通过拓展欣赏钢琴版《陀螺》和比捷的管弦乐曲《摇篮曲——布娃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引发学生对欣赏器乐曲的兴趣。
2.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乐曲轻快的情绪,熟悉记忆主题音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乐曲所描写的内容,熟悉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课件、陀螺、彩带棒。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最喜欢玩的游戏有哪些呢?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陀螺图片及实物(赏陀螺)
师:同学们玩的游戏可真多!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陀螺图片)你们见过它吗?它是怎么玩的呢?让我们通过视频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抽陀螺视频)
三、欣赏乐曲《陀螺》(听陀螺)
1.初听:播放乐曲《陀螺》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师:原来陀螺的历史这么悠久,过去只是男孩玩耍,可如今不同了,
男女老少都能玩,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揭示课题并板书) 2.二听乐曲《陀螺》
师:乐曲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3.三听乐曲《陀螺》
师:你听到了表现玩陀螺时发出的什么特殊声音?(抽鞭子) 4.四听乐曲《陀螺》
师:“鞭子”声出现了几次?(5次) 5.五听乐曲《陀螺》
鞭子声的力度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场景? 6.六听乐曲《陀螺》
(1)出示音乐主题,熟悉主题旋律(播放主题旋律音乐)
师:请大家仔细聆听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熟悉它。 (2)再次播放主题音乐 (3)播放全曲,仔细聆听
师:你能听出在整首乐曲中,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吗?用你的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