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题1、路,越走越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 能力目标: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情感目标: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科书第40——41页的几幅图画、照片和文字,为我们展示的是各种各样的道路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道路你们熟识吗?和我们所生活地区的道路一样吗?在我们生活的地区,最常见的是哪种道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道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新授:专题报告。请老人或其他人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要突出先后的差别,以及对于本地区生活的影响:生产、商业、文化、旅游等等。报告应当比较具体,范围可以比较小,最好成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3、全班交流。报告后,教师鼓励学生就本地区道路情况向报告人提出问题,相互交流。

4、教师小结。让学生对报告人表示感激,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1页

课题2、四通八达的交通老师的话。 板书: 道路建设 社会进步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情感目标:通过新旧对比,增进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能力目标: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本地区销往全国或国外不同地区的产品。

2、几份全国交通图,最好是铁路、公路、航线都有,而且比较大的。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上次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我们这里道路的发展。今天,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认识道路和交通。

2、新授:探究活动一。请学生对比书42和43页的两幅铁路图,并观察两幅统计图,问学生从中能够发现什么。

与解放前相比,铁路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线路和长度增加得非常显著,1949年前分布极为不均衡,西部完全没有铁路。) 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有哪几条?从哪里通向哪里?

以1999年为例,利用统计图计算一下与1949年相比,铁路和公路分别增加了多少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讨论公路和航线的发展。 3、探究活动二。虎子告诉我们人家乡的萝卜随着道路的发展走向了全国。其实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产品通过各种道路走了出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产品是怎样走出去的。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或几种本地的农业或工业产品,以及它们都销往

哪里。然后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份全国交通图。让学生研究,从家乡这些产品运出去应当利用什么交通工具,通过什么路线。 4、小组发表。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运输路线。 5、总结。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板书: 对比: 联系:

课题3、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情感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教学准备:地图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首先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7——48页的课文及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大致有所了解,课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去收集有关部门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把你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推举一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新授:小组交流。

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各小组收集资料及发言的情况,并应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针对每个小组收集资料的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整理思路,引导他们将归纳整理的侧重点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内容上,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课题1、路,越走越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能力目标: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情感目标: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教学重难点: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学准备: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教科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ooin3jewm0fvam2gyzr6h1tx45dea007k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