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⑵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之___________
7.(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
8.(3分)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9.(4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
10.(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实词。 ⑴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 ⑵湮于沙上 湮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5小题,共20分)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竟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ǐ)砞(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1.(4分)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转赠以金 扶苏以数谏故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归途于窝集遇三盗 D.以箧负归 负势竞上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4分)翻译下列句子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3.(4分)翻译下列句子
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
14.(4分)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5.(4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湮于沙上______________ ②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 ③虽危症亦立愈______________ ④终不反顾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下列问题(共5小题,共20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6.(4分)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 一老河兵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求之于上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众服为确论。
18.(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9.(4分)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0.(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湮于沙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再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2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1.(4分)下列各项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求石兽于水中 贤于材人远矣 B.以为顺流下矣 策之不以其道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山峦为晴雪所洗 D.然则天下之事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2.(4分)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B.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结局,悟出了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C.打捞石兽时,庙僧考虑不周,老河兵空谈事理,唯有讲学家提出切合实际的理论。 D.本文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
23.(4分)下列各项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二石兽并沉焉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寻十余里 未果,寻病终 C.是非木杮 斯是陋室
D.求之下流,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4小题,共16分) (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乙)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緼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日:“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宋祁《雁奴后说》
注:①瞑,通“眠”。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緼,乱麻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24.(4分)翻译下面的语句。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25.(4分)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
26.(4分)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27.(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_________ ②须其夜艾_________ ③阴布大网_________ ④叹其以诈相笼_________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答案
一、阅读理解。 第1题 C
第2题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第3题 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第4题 A
第5题 1.经过,过了。 2.通“癫”,疯狂。 第6题 1.介词,在 2.代词,指代二石兽
第7题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第8题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第9题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第10题 1.倒塌 2.埋没 第11题 C
第12题 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第13题 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经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第14题 【甲】文的启示: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乙】文的启示:做人要尽孝道、有志者事竟成、做好事与尽孝道都能够感染影响别人。
第15题 1.埋没 2.颠倒,错乱 3.即使 4.回头看 第16题 1.石兽 讲学家所说的话(讲学家所说的道理)
第17题 众/服为确论。
第18题 照他(老河兵)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第19题 “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 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第20题 1.咬,这里意为冲激。 埋没 倒塌
第21题 C
第22题 C 第23题 A
第24题 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第25题 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至“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