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探究
刘宗春
【摘 要】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年(卷),期】2015(000)077 【总页数】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现状研究 教学策略 【
文
献
来
源
】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examination-
weekly_thesis/0201223075342.html
语文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而习作水平又是最能体现小学生语言综合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因而,如何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和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者的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由于教学者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往往要求学生参照“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1]这一原则进行习作,而小学生一般还处在习作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
一要求,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学生不仅不会对习作产生兴趣,反而会产生厌恶、畏难的心理。另外,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因而会给学生布置很多写作任务,甚至出现“日记天天写,心得课课有”的情况。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数量虽多,但收效甚微。 (二)教学模式偏向形式主义。
目前, 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也是参照应试教育的教学大纲。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的自由发展,不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固定的教学模式和狭隘的教学目标容易让语文教育陷入死胡同,失去趣味。自从提倡素质教育以来, 语文教学也开始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仍然偏向形式主义[2]。 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些命题作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习作创造力,而且让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不知如何下笔。另外,由于一些教师给学生灌输好文章应当符合“凤头、猪肚、豹尾”三要素的原则,在无形中抑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也导致学生为达要求直接模仿和参考优秀作文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
(三)缺乏练笔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 小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对写作的兴趣,不愿多写多练笔。 另外,一些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在写完作文后往往不注意检查,缺乏必要的阅读和修改过程。导致作文中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作文交上去后虽然有老师检查和指正,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加上不太注意这些问题,导致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者的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
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学者要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由于过于陈旧,缺乏创新,从而造成与实际教学脱轨和不适用的情况出现, 因而教学者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
(二)探索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化习作教学。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不断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开展个性化习作教学, 可以用限定写作范围的方式代替命题作文的方式。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习作教学。 如有些学生擅长写记叙文,但不擅长写议论文,教者就可以针对这些给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范围,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3]。
(三)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 教学者要给以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包括语言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写作规范。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在授课之前先为学生介绍课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然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学生熟悉写作方法和学习字词优美的语句、段落的表达,并学以致用,将所学方法与技巧应用于学生自己的作文中。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方式表达文章主题,练习范文优美的句式和写作手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此外,要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四)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良好写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