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认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鼓励和指导,模拟考后帮助总结,包括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哪些是粗心造成的失分,哪些是知识和能力的缺陷造成的失分。
三、有关尖子生培养的几个想法
1.尖子生培养的必备条件是学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师资条件。学校要从教师的配备、尖子班的组建、实验室、自习室等各个方面考虑,为尖子生的发展提供平台。另外,学校也需要组织教师走出去,虚心向名校、名师学习先进的尖子生培养经验。这些经验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名师指导和教师团队的团结协作是培养尖子生的重要因素。有经验的名师对尖子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可以为尖子生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而且在思维的引领、学法的指导上有重要作用。尖子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完成,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团队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从高一高三,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老师,可以使学生思路上更加开阔,方法更加灵活。这就要求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老师能精诚团结,紧密衔接,相互交流。不仅在纵向上严密衔接,而且在横向上也相互借鉴。在选题上,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精选练习题,对于尖子生提升能力打下基础。
3.努力构建尖子生团队。顶尖学生的出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创设尖子生团队,形成尖子生成长的沃土。当具备了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时,拔尖人才必然会涌现出来。组建奥赛尖子班,在奥赛班中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环境,以求“水涨船高”。在班内,鼓励学生以物理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不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不同,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对许多的物理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掌握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之间激烈辩论,争执不下,这也是一种投入的学习。同时,他们之间也加深了友谊,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物理领头羊也会随之出现。
4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在研究高中物理的同时,也要广泛涉猎大学物理,形成扎实的业务能力,以应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对于尖子班的教学体验是,即使我们再认真准备一节课,有时也会有学生产生一些问题。尖子班的学生思维严密,容易发现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比较基础,有的问题是学生没有考虑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但有的问题是学生扩展到大学物理的范围,作为教师如果不给解决,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劲头,如果硬着头皮解决有可能造成知识性的错误,形成尴尬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只能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灵活处理,相信每一节课总有神奇的地方,相信每个学生都不是简简单单的。
5夯实基础、激发兴趣是培养物理尖子生的基础和前提。奥赛班的教学要以激发兴趣、挖掘潜力为主,牢牢记住夯实基础是发展能力的出发点,是形成物理尖子生的基点和支撑点,
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要遵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千万不能不顾基础,任意拔高,将教学引入“偏、难、怪”的歧途。加强师生交流,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资”,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以此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大小,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以及能否持续投入时间学习物理,决定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的高低和能力提高的快慢
6重视”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不是疲劳战术,一说到题海战术,往往让人想到教师不停的布置作业,学生不停的做题,不知疲倦的做题,我们所说的题海战术不是这样的含义。首先学生只是做了课上笔记和少量例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还不确定你那些地方是真正的会,那些地方不会。只有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才能发现不足,做练习题是必须的。学生只有多做题,才能见到更多题目的类型,才能更好的分析各种类型的题目,才能多思考、总结出各种类型题目的解决办法。下一步教师的选题、作业的布置是关键的一个环节,题海战术的成功还是失败,在于老师的选题是否得当,作业是否合理。对于选题我有如下思考:
第一、对于已经掌握熟练的习题或者模型可以不做或少做,避免吃剩饭。课上处理的题目过于基础简单,会致使学生听课兴趣乏味,课堂沉闷。物理尖子生喜欢有挑战的课堂,这样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已经掌握熟练的问题上,做无意义的重复劳动,显然是不可取的,学生也是有意见的。
第二、布置的作业题目不能一味追求高难度,物理难题多的是,普通的竞赛题都很难,有的难题是超出高考要求的,太难的题目会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复习进度、影响师生交流,要避免这种极端做法。
第三、“题海战术”是适量的做题训练,是不断变形的做题训练,是依据学生反馈的状况不断灵活安排的战术。长时间的单一的题海训练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固化,在解决习题和生活中实际问题时总会想法设法套用以前的经验,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容易产生错误。作为教师在选题时候考虑题目情境的不断变化,要一题多变。在选题时,让学生多接触不同情境,解决不同的本质问题。避免学生的理解停留在答案对否的在浅层次上,避免学生丧失对知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避免思维僵化,强调发散思维,保持课堂学生的活跃度,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
题海战术不是死板的见题就做,是灵活的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是适度的练习,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知识和感情的纽带和桥梁。
7培养尖子生实事求是精神和探究创新精神。物理学是一门反映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学习物理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热爱探究自然,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勤于研究思考解
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同方式,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建立模型,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遇到老师或课本讲授错误的地方,一定及时指出。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独立思考,自己先花时间精力研究一段时间,把主要问题确定,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是求教同学或老师,自己可以查阅资料,必要时走进实验室,通过实验来寻求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发展,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为中心,为主体,通过老师与尖子生以及尖子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争论、探索、研究,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重新的构建、认识、体验、推导、提升,引领学生产生主动猜想,敢于尝试、发现创造的意识和愿望。以此来发挥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认真准备设计一些新的情景信息题目或一题多变、使学生把旧知识和新信息联系起来,使学生遇到新情景能找到旧联系。根据已知进行联想,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独立地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解题方法,每一次对自身的超越都是创新,都是能力的一次提升。
8关心尖子生的心态。尖子生的特质是对学习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并且对学习很有兴趣、也很自信。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推断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心态都是良好的。有的尖子生特别是到了高三,升学压力加大,有可能导致一些心理失衡,进而成绩退步。有的尖子生以前有一些心理上的小问题没浮现出来,到了遇到困难的时期,就体现出来了。还有的尖子生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对于等等问题,对学习有一定影响。作为老师不能放任不管。一方面,在平时的交流中疏导他们内心的恐慌、忧虑,弱化负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尖子生成功的机会,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促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于学习。另一方面,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也要提醒他们有更高的“山峰”等待他们去探索,避免他们产生懈怠松弛心态。总体来说,尖子生的心态调节把握“一张一弛”,“中庸之道”避免学生走极端,维持他们平和稳重的学习节奏。为高考的稳定发挥打下基础。
对于尖子生的培养,学生本人的先天资质是一个基础决定地位,学校班级创造的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是一个重要土壤,教师的合理的培养计划,扎实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重要因素。高一高二是打下基础,建立兴趣、习惯、信心的过程,应该有计划的安排教学任务,不能拔苗助长。高一高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和竞赛辅导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到了高三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深化提升学生的对知识
点的理解,完善学生对不同题型不同情境的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考试心态,考试成绩也一定会很好。
高中物理教学
高三备考
临沂外国语学校 徐辑磊
-------教学精细化
高三,学生备考,类似士兵备战。真刀真枪,面对实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我们一定认真要做好教练员的工作。找到最优化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提升积极努力拼搏的学生们。给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展翅高飞。
那么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基本功要扎实。能够精准备考,为学生奋斗的指明方向
一、 精研考纲,考题,新课标要求
明确要考什么,怎么考,曾经出现过哪些类型的考题。在历年的高考题中,曾经出现过的学习理解误区。
二、 备课充分,高三一轮复习,重点关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1)基本概念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有效的把基本概念串联在一起。
例如,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这里有很多的基本概念,开始教学的时候,学生可能处于习惯记忆式的学习,无法理解,物理概念的建立对问题的理解所带来的帮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要如何处理呢?能否让学生明白物理概念的建立的意义呢,抓住问题的解决过程,所作出的努力。 这里还可以对基本概念再进一步加以分类理解,
质量m,电量q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时间t 位移X 是时间和空间的描述
速度v,加速度a是物体运动的状态描述,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运动v和a的特点。还要后面第三章学习的力F
在这里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从那么多混乱概念中,理清思路。也为后面
的物理规律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一高二的教学,对于物理规律的应用都是单章教学,考题的呈现具有局限性,很少考察规律的适应情景问题。然而现在,综合题目的出现,要求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高,什么时候用哪个规律,物理规律的适应与否,就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障碍。
例如,力学中,学生解决问题最优先考虑的总是先学习的牛顿运动
定律。不去考虑动能定理,更很少应用动量定理。
要给与学生新的思维展现,牛顿运动定律,一般解决一个时刻的受力情况,而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解决一个过程的问题。
单一物体的情况接触的太多了,就无从适应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要优先应用能量守恒或者动量守恒定律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习题解析的时候,教师充分肯定学生解题思路的情况下,拓展运用其他学生们不熟悉的例如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在高三的教学中,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一定要充分。让学生明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适应,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理解题意,顺利建模,思路清晰,并运用物理规律,物理语言规范答题。
(3)对于基本知识点的复习,不要上成新课的重复,简单知识点的罗列,而应该凸显出综合和提升的功能,注重前后知识的综合应用。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建构知识框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处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综合的问题。
例如,探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一定要联系后面的探究。一起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实验原理。 这里就需要明确“到底需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的问题。
什么时候钩码的质量m要远远的小于小车的质量M?
在课前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这方面的困惑。在刚开始必修1第二章新课的时候,还没学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所以新课教学,没有这样疑虑。而后面在学习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又重点强调,要平衡摩擦力,要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