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还 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 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巳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6 / 11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 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郯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
7 / 11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选段赏析】
以上片段选自《骆驼祥子》第18章。小说通过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车的情景,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吃人的制度的强烈抗议。由“在烈日下”与“在暴雨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细致地描摹了6月15日这天天气的酷热,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文中以天“发了狂”为引线,从多方面描写天气的酷热,以及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的种种表现,展示了一幅夏季北京街头的风情画。而笔墨的重点则是人力车夫,尤其是主人公祥子变化、矛盾的心态,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他肉体上的痛苦与心头上的辛酸。
8 / 11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第二部分,作者十分有层次地描写了天气由烈日当空到暴雨骤降的变化过程,并详细描述了祥子在暴雨中苦苦挣扎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人力车夫在大自然的捉弄下所遭受的痛苦,从另一角度反映了祥子的悲苦命运。
写法上,作者主要是通过写景来突出主题。写景是为了写人,写景是为了表达主题,这是本文写作上显著的特点。文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阳光之“烈”、风之“狂”、雨之“暴”,而这一系列对自然景观、天气现象的描摹,都是为了表现人、人的感受与命运。因为自然愈恶劣,那么在其中挣扎度日时所受的苦、遭的难就愈多愈厉害,就愈能表现劳动人民在这社会中低下的地位与悲苦的命运,从而愈能突出全文的主题。因此,文中对自然现象的大量描写都始终与人物、与主题关连着。
选段综合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增强了文章的形象生动性,使烈日和暴雨下人们的感受跃然纸上,引起读者共鸣,有如身临其境。例如在写烈日下的景物时,第二小节中,
9 / 11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把“整个老城”比喻成“像烧透了的砖窑”,极其形象,可见热的程度。接着用夸张手法,“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写出了太阳的毒热。写在暴雨下的景物时,用拟人句“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很生动地把风借雨势、雨借风威的形象描述出来。
捕捉细节。作者描写自然环境,不仅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而且能善于捕捉细节,进行细腻生动地写景。文章依照天气的变化过程,先后七次写到柳树,在烈日下四次,在暴雨到来前后三次。尤其是第一次,说“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病了似的”,说明柳树缺少生机、缺少水分,可见天气的干燥程度。“叶子挂着层灰土”,说明天气长时间没有下雨。“枝条一动也懒得动”,说明没有风。在这种酷热的环境下,祥子还 出车,可见他勤劳,不怕吃苦以及迫于生计而不得不拼命苦干的悲惨遭遇。
10 / 11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11 / 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