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学案:第1讲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讲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能强记关键字词,疏通文意,以期学生能准确掌握“一点牵线”的答题技巧。 2、能熟练运用依据文意上下推断切合点的技巧。

【学习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作文的具体答题技巧。 【学习难点】归纳作文题型的具体答题技巧。 【学情分析】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自主学习: 一、回顾旧知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17年高考,3套全国卷以及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二、基础知识感知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材料之后附加的引导语的领会,和对相关写作要求的理解。审读材料时,应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读策略。

材料类型 审题指导 单一材料 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内涵的提取 从材料内容的繁简看 多则材料 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存异求同 含蓄类材料(如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 寓言类材料) 从材料主旨的表达看直观性材料(如[来源:学科网 ]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成观点 新闻类材料) 话题性材料 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方向 新材料作文题型的材料组织与表述类型各异,类型不同,审题关注点也有所区别。 (二)新材料作文的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是指在审读、理解了材料的内涵之后,确立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无一不受主题的约束。在明确了材料的内涵和范围之后,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立意。下面谈一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指材料中体现命题意图的词语和句子,即评议性词句。抓住这些词句,深挖它们与材料的关系,即可正确立意。

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立意分析] 首先要正确理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原因,应抓住后面破折号后的内容“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再抓住最后两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由此可以确定从“彰显个性”“创新意识”“守规与创新”等角度立意。 2.多角度解读法

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审题时理清、辨明了关系,就抓住了关键,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如201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立意分析] 本题可写的东西很多,角度也有很多。可以谈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

预知,有用和无用等,可以单独谈一个方面,也可以谈两者的关系。“旅程”与“行囊”当然可以坐实,但虚化地理解为人生旅途似乎可以有更广阔的展开空间。

参考立意: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③人生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④“不可预知”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⑤人生不可彩排,每时每刻都是直播;⑥“没用”的东西也是我们人生的陪伴者。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立意分析] 为什么老人不愿意将房子租给该游客?游客虽然把碎玻璃打扫了,但意识不到碎玻璃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带给别人的潜在的危害,证明其责任感不强。

由此可立意为:坚守责任,让生命变得厚重;关爱从点滴做起等。 4.求异求同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多则材料,且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或相反的材料作文。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找出联系点,该联系点即立意所在。

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来源学科网Z,X,X,K]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立意分析] 材料一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材料二则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将其联系起来立意为文品与人品、文显其品动人心等。

[来源:Z.xx.k.Com]

三、问题探究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来源:Z_xx_k.Com]

四、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

本题属于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从六则名句中选取两三句来确定立意,写作空间更大,更易激发考生的个性思维。分析材料,我们需要分别确定六则名句的含意。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人要靠自己,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现的是深切的思乡之情。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桂花,即使没有鲜艳的颜色(外在),桂花仍是花中最美的,因为桂花色淡香浓,以内在美取胜,所以可理解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也可以解读为从容和自信。④说的是接受的光照越微小视野就会越狭隘,接受的光照越高远视野就会越开阔,由此可以理解为越能广泛接受教诲或听取意见,眼界就越开阔,也可以理解为“开眼看世界”,要有开放意识。⑤强调人要敢于正视现状(不足)。⑥强调个人的自信和担当意识。

据此,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关键词:①自强进取;②思乡;③内在美,从容,自信;④听取意见,开放意识;⑤正视自我;⑥自信,担当。从中选取两到三句,依据其中的共性或联系来立意行文。比如,选③⑥,可写自信与担当;选①③⑥,可写人生当自信自强;选①②,可写心系故乡,志在远方;选③④,可写既要有超凡的自信,又需广泛听取他人意见;选⑤⑥,可写青年人既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豪情,也要有正视自我的勇气;选①④,可写奋发图强,开放进取。

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小组讨论问题预设:

基本知识拓展与迁移:艺术手法之表现手法的具体答题技巧。。

提问展示问题预设:

展示问题一.要求:把本组的讨论结果上板展示,快速,书写清楚。 课堂训练问题预设:

整理内化: 1、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知识,及时识记基础知识和表达技法。 2、 本节课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和疑难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学案:第1讲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第1讲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能强记关键字词,疏通文意,以期学生能准确掌握“一点牵线”的答题技巧。2、能熟练运用依据文意上下推断切合点的技巧。【学习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作文的具体答题技巧。【学习难点】归纳作文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ohve5k5ht55mbv23rb17u3cm9b9nu004p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