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
1.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4.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5.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 用地图的习惯。
6.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3. 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准备:
南昌市地区地图、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 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 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 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 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
1 / 8
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 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或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第三节地图 § 1地图的基本要素 1. 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 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书本第13页图1. 22台湾图,用尺量 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 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 台湾省地图”和 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 现不同?
2. 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
比较 台湾省地图”和 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小结):通过两幅图的 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
2 / 8
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 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 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 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讲解: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 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板书: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
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 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南昌市地图,八一广场位于南昌十六中的什么方位?板书:无 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 示东西方向。
举例:教科书第14页 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总结:经纬 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讲解:地 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 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板书: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活动1:阅读第14页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 地理事
3 / 8
物。
活动2:教科书第15页活动”。
活动3:要求,每位同学按顺序画出你家的平面图。
活动4:假如你家来了客人,你要做一个导游,陪同他们到你生活的城市参 观游览,景点有八一广场、中山路、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八一大桥、绳 金塔等旅游点。
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拿到一份本市交通地图,以一位同学的家为起点, 请画一幅旅游路线示意图,并注出主要的大街,重要建筑物和你们所到的地 方。
活动5:画一条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绘出你所走的街道的名字,上 下车的(包括转乘车)的车名和站名。绘出方向标,说明学校位于你家的什么 方位?
第二课时
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 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 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板书:二、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 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 不过4000多米局,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多媒体演示:课本P16图1. 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 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 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 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 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 / 8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 看到。 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 一名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 一条等局线。
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 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 接。每条等周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局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 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第11页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板书: 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一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一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 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多媒体演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 图》
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 板书: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