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 阅读专项三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2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3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4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院"作为一种过渡,在人的思想内核中,是一处独立的冥想、思考的空间。当人们回到家,所有的心情和感受,在“院"中获得沉淀和洗礼。

5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居住环境和方式的变化,邻里之间、亲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同住一幢楼不相识,门对门之间不说话,父子在家中也是各做各的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所以现代人们都希望通过建筑环境的改变来唤回昔日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拥有一栋有院落的房子,的确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

6然而,仅仅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形式的模仿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真正的需求,

“院”的营造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智慧,它通过空间的外化形式,传递着一代代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感。正是这种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精神需求,现代越来越多人才表现出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渴望。那么如何立足传统,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形式新建筑,仍将是未来建筑或室内设计师共同努力的方向。(选自《浅析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意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院落在夏代已经初具雏形,一直到明清中国各类建筑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B.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是能够给人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C.合院作为集合体,像一个小宇宙,万事俱备,能满足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功能需求。

D.中国传统合院建筑能够营造出一种舒适私密的生活环境,很好地阻隔了外界的喧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3分)

A.围绕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文章从院落的文化、现代意蕴及人的心理需求等角度进行论述。

B.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建筑和院落分别喻为“礼”与“乐”,并论证了二者关系。

C.文章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证明:院落作为能让人独立冥想、思考的空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D.作者用对比的方式,指出现代居住环境的弊端,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难以割舍的情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居住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日趋疏远,“院落”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精神向往。 B.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是一个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有效载体。

C.院落建筑对内凝聚对外排斥,因此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

D.现代人对“院”的渴望,让融传统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新建筑形式的出现成为可能。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健康权是一项包容广泛的基本人权,是人类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保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通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实现全民健康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经过多年探索与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健康水平显着提高,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健康事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1981年至2016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67。9岁提高到76。5岁,婴儿死亡率从34。7%。下降到7。5%。,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以健康事业发展的卓越实绩,不仅摘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还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选自《健康中国见证人权进步》,有删改) 材料二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但与此同时,富足的物质生活导致肥胖问题日益凸显,这一健康隐患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

2016年,英国着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经超过瘦子,而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不断上升。从1992年到2015年,超重率从13%上升到30%,肥胖率从3%上升到12%。

中国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均在上升。对于肥胖和超重的青少年来说,饮食习惯仍然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原因。首先,不吃早饭。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吃早饭的比例在逐渐降低: 7-12岁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可达95。7%,但16-18岁的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则下降到了90。7%;其次,爱吃夜宵。吃夜宵的人随年龄的增长比例提升: 7-12岁青少年吃夜宵比例只有9。7%,但16-18岁青少年则高达23。8%。常吃宵夜的孩子摄入的热量难以消耗、容易引起脂肪堆积,长时间则引起肥胖。

(选自《十九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应对日益凸显的国民肥胖问题》,有删改) 材料三

“上工治未病”,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重视重大疾病防控,重视少年儿童健康,重视如幼、老年人、残疾人矿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健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管理体系,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拜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 (选自《建设健康中国需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数据说话,客观说明了我国居民的健康指标均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B.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说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解决青少年的肥胖问题。

C.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国家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事业发展道路。

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且女性肥胖人数多于男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二显示:中国人肥胖率与超重率都高于美国,不吃早饭、爱吃夜宵是导致我国

肥胖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B.从图l和图2可看出:我国人口肥胖率与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地域不同,肥胖率也

存在着差异且北方高于南方。

C.材料三强调“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说明中医药在健

康中国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D.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选择。

E.将“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作为深化改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部分,说明当前

我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度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继续促进居民健康事业发展。(4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反省性思维要突出思想的社会作用和公民行动意义。反省性的批判思维既是针对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也是针对我们自己的轻信和盲从,以及在是非、真假问题上的沉默和袖手旁观。① ,它的“批判”不是吹毛求疵地挑错,也不是上纲上线的指责他人。② ,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理性思考”。理性是一种怀疑精神,包括怀疑理性本身,③ ,但能帮助我们抵制虚假信息、宣传、洗脑和自我欺骗。

21.标语是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它的逻辑性直接影响到对人的

高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ob1y464l95uqa87qzsz8c83h0epna0164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