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
灭火弹是一种无雷管、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以超导材料引燃,使用时,揭开上端封皮,使超导热感应材料外露,用力投入火场,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灭火剂的有效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其受热即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有碳酸钠和水生成。
(1)碳酸氢钠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灭火弹的灭火原理是: ; (2)在灭火中,消防队员还使用了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以汽油为燃料,喷出类似十二级风
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 (3)消防官兵还在火场周围开辟了隔离带,这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32. (6分)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
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 33. (8分)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2Cu+O2加热2CuO这一性质后,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
20mL空气(如下图所示)。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 ml,这是因为 。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注射器的目的 。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
确的可能原因有: 。
34.(5分)“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
从何而来?科学兴趣小组为此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 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左图所示。 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
6
升。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实验一说明植物体内水份往高处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2)实验二说明根的 作用能产生推动水份向上运动的压力。 (3)实验一中,叶表面发生的水的物态变化是 ,为了使水银柱上升得快些,可以把实验装置放在怎样的环境中? 。 35. (6分)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 的实验电路图。
(1)要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 来实现;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观察 来确定。 (2)下表是改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电磁铁(线圈) 实验次数 电流/A 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 1 0.8 5 50匝 2 1.2 8 3 1.5 10 4 0.8 7 100匝 5 1.2 11 6 1.5 14 1比较实验中1、○2、(或4、35、6),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的匝数一定时, 。 2比较实验中的 (用实验次数的序号表示),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
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3在与同学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电○
磁铁的磁性强弱会不会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有关?”
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利用本题电路说出你验证猜想的方法: 。 五.分析、计算题(共19分)
36.(7分)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肥抖(其有效成分是K2CO3)。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含量,取现有的草木灰40g放入锥形瓶中,将40g盐酸分4次(每次10g)加入瓶中,所得溶液总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如下表;(已知K2CO3的化学性质与CaCO3相似.假设草木灰中除K2CO3外,其它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所加次数 锥形瓶中物质总质量/g 第一次 49.68 第二次 59.36 第三次 69.12 第四次 79.12 (1)写出K2CO3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2分) (2)第一次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分) (3)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分)
7
37.(5分)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求:(每空1分)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2)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 (3)各元素的质量比 ;(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5)270克葡萄糖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与 克水中含有氧元素质量相等。 38.(7分)当你打开报纸或电视,经常可以看到由地球变暖引发各种危机的报道.诸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发”“疾病流行”等等。因此“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论述了过去一百多年全球变暖趋势的情况.图37--1中的黑点表示从1880年到2000年间的一些年平均气温.I、II、III三条直线则分别表示了近120年来、60年来和2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导致近年来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如图37—2是目前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大气中的CO2 进入生产者是通过 作用完成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的CO2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通过 (填图中的字母)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从而打破原有的平衡.
(3)在我国以汽油为燃料的轿车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已烷(C6H14),它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为:2C6H14+1902点燃 12C0+14H0
2
2
某种品牌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需燃油12升(质量为8.6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有多大?(提示:汽油中的成分都以己烷计算,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克/升)
8
2012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21.CO2;O2;CO;CH4
22.⑤①③②④ ;没有形成层 23.①③⑥ ; N、P
24.降低蒸腾作用 保护根毛 吸收作用
25.(1)光合作用 关闭 打开 (2)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6.220;测电笔;50;100
27.会;不会;将开关安装在火线上
28.(1)SO2, 温室效应 (2)A B D(不全不给分)
29.(1)稳定 (2)A D E F(全对得2分,不全得1分,有错不给分) (3)C2F4
30.H2O+Cl2 光 HCl+HClO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容器中,木条复燃;Cl2和O2(答全了才得分);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或分子的种类可变(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31.(1)2NaHCO3加热Na2CO3+ CO2↑+H2O ;分解反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32.(1)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内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2)石灰水变浑浊;(3)无毒、价廉、不与食品反应 33.(1)4; 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被消耗掉了; (2)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与铜发生反应;
(3)两注射器之间的玻璃管中可能预先留有空气 ;
铜丝未能完全反应掉空气中的氧气 ; 注射器内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答对一点即可)
34.(1)叶片的蒸腾作用;(2)渗透吸水(或只答“吸水”也给分);
9
1 B 11 D 2 B 12 A 3 A 13 D 4 D 14 B 5 A 15 C 6 D 16 D 7 D 17 B 8 D 18 B 9 C 19 C 10 C 20 C (3)汽化; 干燥、气温较高、 空气流动快(答出一点算对) ; (4)D 35.(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被吸引铁钉数目的多少;
1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 1、4(或2、5或3、6) (2)○
3 保持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将大小不同的铁芯插入通电螺线管中,观察铁芯吸 ○
引铁钉数目的多少。(本空2分)
五.分析、计算题(共19分)
36. (1)K2CO3+2HCl= 2KCl+H2O+CO2↑(2分) (2)0.32 g(2分) (3)设K2CO3的质量为X克
K2CO3+2HCl= 2KCl+H2O+CO2↑ 138 44 X 0.88 g
138:44 = X:0.88 g X = 2.76 g(2分) 2.76 g /40 g ×100%=6.9%(1分) 答:药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6.9%。
37.(1)180(2)1:2:1(3)6:1:8(4)40%(5)162(每空1分)
38.(1)全球变暖正在加快(1分) (2)光合 (1分); d(1分) (3)设:会产生二氯化碳的质量为x
2C6H14+1902=12C02+14H20 172 528 8.6千克 x 172:528=8.6千克:x
x=(8.6千克×528)/172=26.4千克(2分)
二氧化碳的体积:V=m/ρ=26400克/2克/升=13200升(2分)
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26.4千克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氯化碳的体积有l3200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