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表]
附件1: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表 单位:(盖章) 自查人员: 自查时间:
自查项目 检查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 1. 内外环境卫生 周边环境:食堂周边25米以内范围不得有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食堂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加工区场所:地面干净、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就餐场所:应环境清洁、保持空气流通。
卫生间:厕所不设在食品处理区,厕所清洁卫生,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窗户设置纱窗,或为封闭式,具有独立排风系统,外门能自动关闭,在出口附近设置洗手设施,建立定期清洁卫生间的制度。
门窗:加工区、就餐场所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卫生消杀:定期开展除虫灭害卫生消杀,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加工经营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扑灭时应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有专人保管。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宜选择具备资质的有害动物防治机构进行除虫灭害。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 2、加工场所 场所设置:
粗加工、切配、烹饪、主食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均设在室内,不得擅自改变加工场所设置。
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生进熟出)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备餐、冷食类食品制作分别设置相应操作专间。所有专间(专用场所)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
自查项目 检查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 冷食类专间: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专间内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专用冷藏设施和专间面积相适应的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应当为非手动开启式。应当在专间入口处设置具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备餐专间(专用场所):与其他食品处理功能区有明显分区或隔离设施。成品存放区域与加工制作区域相对独立,设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专用冷藏设施,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糕点类专用场所:与其他食品处理功能区有明显分区或隔离设施。成品存放区域与加工制作区域相对独立。场所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设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专用冷藏设施。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自制饮品类专用场所:与其他食品处理功能区有明显分区或隔离设施。成品存放区域与加工制作区域相对独立。设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专用冷藏设施。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分开设置。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3.加工设施 洗手消毒设施:食品处理区内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置设置在方便员工的区域。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各类清洗消毒方式设专用水池的最低数量: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有关要求。
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粗加工操作场所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3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或容量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4、加工设备 设备、工具和容器: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
空调、通风、排烟装置:烹调场所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排气口装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建立定期清洗消毒空调及通风、排烟设施的制度。
自查项目 检查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 废弃物暂存容器: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便于清洗。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5、食堂食谱 食谱管理:应建立学校食堂食谱审核管理制度,不得采购、制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制定学校食堂食谱应排除《**市学校食堂制售食品负面清单》所列食品。制定学校食堂食谱应采用审慎原则,对不能保障安全的食品,不列入学校食堂食谱。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或制售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向外订购生食水产品等生食类食品,含熟食卤味、生食瓜果蔬菜、腌菜等的冷食类食品,以及糕点、馒头包子等散装熟食。
6、集体订餐 集体订餐管理:采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供餐的,应确认供餐单位《食品经营许可证》主体业态为“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用餐配送)”,不得向未取得“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用餐配送)”经营项目许可的食品经营者订餐。学校要按照订餐要求对供餐单位提供的食品进行验收。
7、加工用水 水质应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备水源应提供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水质检测合格报告。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包括冷食类、生食类食品和自制饮品)的水经过水净化设施处理或使用直接饮用水(开水放凉)。
8、食品采购 合格供应商评审制度:对禽畜肉及制品、调理肉制品、蛋、水产海鲜、蔬菜、米面及制品、食用油、盐、调味品等重要食材要确定合格供应商定点采购,应组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供应商的资质、供应能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建立供货商审核评估档案。
索票索证制度: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应按照《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要求索要供货者的合法资质证明、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及其他合格证明(如检验检疫证明、
证章)等。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9、进货查验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禁用食品排查及负面清单食品排查。 2、进货溯源查验:
(1)查验采购渠道是否合法,重要食品、食品原料是否定从合格供应商采购。
(2)查验食品、食品原料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对照食品货物和凭证,查验食品检验报告。 (3)查验禽畜肉及产品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检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国产禽畜肉及产品)或《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进口禽畜肉及产品)。查验禽畜肉及产品外包装、小包装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标签” (国产禽畜肉及产品)以及进口货物加施的“中国检验检疫CIQ标志”; (4)检查食品包装、标签。预包装食品:查看标签是否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标准要求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查验包装上的QS标志(2018年10月1日前有效)或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2015年10月1日以后取得新证生产的)。核对食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地厂商等,以及查验包装的完整性(无破损,不受污染)。
3、查验感观、性状 :查验食品是否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掺杂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明显异常。不合格不得验收入库。
4、食品检验:鼓励学校食堂配备相应的食品快速检验设备和人员,对食用农产品等开展检测验收。
5、需冷藏或冷冻的食品时,应冷链运输和贮存。
自查项目 检查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 6、发现违法食品,应立即报告监管部门。 10、记录台账 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11、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管理: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使用应:
(一)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二)食品添加剂的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盛装容器上应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采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称量,并有详细记录。 火锅底料和自制调味料配方应按照要求备案公示。
12、从业人员健康与卫生管理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第十一条规定要求: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健康证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应建立每日晨检制度。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第十二条规定要求。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操作前应洗净手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洗手。洗手消毒宜符合《推荐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附件)。
自查项目 检查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 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第十三条规定要求。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专间工作服宜从颜色或式样上予以区分。工作服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从业人员上卫生间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