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分析
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 电视节目运用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客观性角度拍摄的 画面就仿佛观众在现场参与事件进程、观察人物活动、欣赏风光景物一般,画 面平易亲切,贴近生活。
主观性角度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 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主观性角度由于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心理感应。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 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 画面。如:由推、拉、摇、移、跟、升降摄像和综合运动摄像形成的推镜头、 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
一、拉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 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1、 拉摄镜头的画面特点
一、 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
二、 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2、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 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二、 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 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三、 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 方位
1 / 8
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
四、 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 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五、 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 贯。 六、 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 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七、 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八、 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
3、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
拉镜头的拍摄镜头运动的方向与推镜头正相反,但它们有着基本一致的创 作规律和一般要求。不同的是,推镜头要以落幅为重点,拉镜头应以起幅为核 心。
二、移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像的方 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1 、移动镜头的画面特征
一、 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 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二、 摄像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观众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 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 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摄像机不停地运动,每时 每刻都在改变观众的视点,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这就起着一种与蒙太奇相似的作用,最后使镜头有了它自身的节奏。
2、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一、 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 觉艺术效果。
二、 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 气势
2 / 8
恢宏的造型效果。
三、 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 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四、 移动摄像摆脱定点拍摄后形成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 件下的视觉效果。
3、移动镜头的拍摄要点
移动摄像主要分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摄像机安放在各种活动的物体上; 一种是摄像者肩扛摄像机,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这两种拍摄形式都 应力求画面平稳、保持画面的水平。在实际拍摄时尽量利用摄像机的变焦镜头 中视角最广的那一端镜头。因为镜头视角越广,它的特点体现的越明显,画面 也容易保持稳定。
三、跟拍
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 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跟镜头。
1 、跟镜头的特点
一、 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 二、 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三、 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推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 前运动的前移动镜头。
2、跟镜头的作用
一、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 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二、 跟镜头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 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三、 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可 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四、 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 新闻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