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课题】 1.3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解斜三角形的常用方法,会解决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应用举例的学习与数学知识的应用,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教学设计】
生活与生产中有大量的应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实例.教材选择了两道比较简单的例题,分别体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1.3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需要计算高度、长度、距离和角的大小,这类问题中有许多与三角形有关,可以归结为解三角形问题,经常需要应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6 一艘船以每小时36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如图1-14).在A处观察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30°,0.5小时后船行驶到B处,再观察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45°,求B处和灯塔C的距离(精确到0.1海里). 引领 观察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介绍 播放 课件 了解 观看 课件 学生自然的走向知识点 0 5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 学 过 程 NC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讲解 说明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40 45?B30?A图1-14 解 因为∠NBC=45°,A=30°,所以C=15°, AB = 36×0.5 = 18 (海里). 由正弦定理得 AB?sinA18sin30?引领 BC? ??34.8(海里).sinCsin15? 答:B处离灯塔约为34.8海里. 例7 修筑道路需挖掘隧道,在山的两侧是隧道口A和 B(图1-15),在平地上选择适合测量的点C,如果C=60°,AB = 350m,BC = 450m,试计算隧道AB的长度(精确到1m). 解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知 AB2?AC2?BC2?2ACBCcosC ?3502?4502?2?350?450?cos60? =167500. 所以 AB≈409m. 答:隧道AB的长度约为409m. 图1-15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动手 求解 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50 60 70 有一个塔CD(如图),在点A处看塔顶C的仰角为45°, 在点B处看塔顶C的仰角为60°,若塔底D与A、B在同一 条水平线上,且A、B的距离为120m.求塔高(精确到0.01m). 提问 C 巡视 指导 D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B A 质疑 归纳强调 小组 讨论 回答 理解 强化 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的形式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引导 提问 巡视 回忆 反思 动手 求解 检验 学习 效果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 结论: 正弦定理: abc ??sinAsinBsinC余弦定理: a?b?c?2bccosA b?a?c?2accosB c?a?b?2abcosC 222222222*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如图所示,某机械传动的三个齿轮啮合传动.若A轮的直径为180 mm,B、C两轮的直径都是120 mm,且∠ABC=40°,指导 求A、C两齿轮的中心距离(精确到1 mm).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80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1.3(必做);学习指导1.3(选做) (3)实践调查:运用本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说明 记录 分层次要求 90 【教师教学后记】
项目 反思点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 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是否能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是否参与有关活动; 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数学活动中,是否认真、积极、自信; 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克服; 学生是否积极思考; 思维是否有条理、灵活; 学生思维情况 是否能提出新的想法; 是否自觉地进行反思; 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 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 在交流中,是否积极表达; 是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学生实践的情况 学生是否愿意开展实践;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能否根据问题合理地进行实践; 在实践中能否积极思考; 能否有意识的反思实践过程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