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语言文字运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Ⅰ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木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 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 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 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 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 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

_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

1

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_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记力测试显示,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4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答案】17.C18.D19.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①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十分独特:强调事物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品性。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这种门类的独特,而非“篆刻”技艺的精巧,所以第一空应选用“十分独特”。

②才思敏捷: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意思是很有才华。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空应选用“才华横溢”。

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指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强调流派风格的突出表现,所以第三空选用“异彩纷呈”。

④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句中用于修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的重要性,所以第四空选用“不可或缺”。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

画横线的句子“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由于……使”,

2

因为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首先排除选项A;选项B,句子简化后是“技艺,增加了意味”,主语有问题,排除B;选项C和D句式相同,此时需要考生只需甄别“承揽”和“传承”哪一个更合适一些,“承揽”指当事人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传承”侧重于传授和继承,而句中更强调印章艺术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所以使用“传承”更合适一些,排除C。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作答时,注意前后句子的关系,了解破折号常见的用法。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解释原因,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转移话题,表示转折、递进、总结等。

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选项A“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的原因进行解释;

选项B“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选项C属于转移话题;

选项D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故选B。 20.(1).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2).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3).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第①处空缺,上文有“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的引领,下文有“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改善的对象应为“记忆力”;前文又有“即使进入老年阶段”的表述,所以填入此处的句子应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情况有关,故此处可填写“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第②处,结合上文“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下文“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分析可知,“这两组人”应指上文所说的“30名被试人员”,故此处可填写“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第③处,结合下文“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分析,“而”表转折,可推断内容上应和上文是相对的,也就是“有氧运动组的成绩”相对较好,故此处可填写“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21.2024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举行。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

3

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2024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故中心事件是:2024年“中国航天日”于4月24日启动。紧接着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然后分别具体介绍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的意义: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这部分不是关键信息,不必压缩。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要超过70个字。 全国II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般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筒,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载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1)依次填入文中模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 B.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C.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 D.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4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分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语境选择适当的词语。

(2)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解答】(1)第一处,乃至:甚至。以及: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这里前面提到了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有发现,甚至于在较为偏僻的宁夏都有发现,语意有递进,应用“乃至”。排除AC。

第二处,容易:可能性大;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易于:指可能性很大;容易。

第三处,尚且: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常与何况相呼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这里强调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筒,情况没有改变,应用“仍然”,排除AD。 第四处,然而:连词。指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 故选B。

(2)“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是原因,导致了后文所说的“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的,这里是要将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作比较,先说原因“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再将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作比较,故C.表述较为连贯,较合语境。 故选C。

(3)原句存在结构混乱的语病。“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杂糅,要么说“对于文字本身”,要么说“就文字本身来说”;还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是“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还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语序不当,“已经”修饰的是“是”,应是“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只有D选项。 故选D。

答案: (1)B (2)C (3)D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

5

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语言文字运用

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语言文字运用全国Ⅰ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o4m46nrym570pk9t8239nplx1m54t00am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