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用草绳包扎,土球直径在150cm以上的用麻绳包扎,土球中部要先缠20-30cm的腰箍。土质坚硬的可抬到坑外包扎,土质松软或φ40cm以下者在坑内包扎。包时先浸湿草绳围杆基紧绕几圈固定后沿土球垂直方向稍成30度角捆草草绳,随捆随用木锤或石头轻砸草绳捆牢固。每道草绳间隔8cm左右直到把整个土球捆定。
(4)装卸苗木要做到小心轻放,土球直径大于1.2m的用吊车吊装,吊装应用大绳或大绳里面垫上几块小木板或用网篼篼住,以免勒破土球。装上车的土球向前,树身向后倾斜,在车后垫上草绳以免损坏树皮。人工装卸时要有跳板,二桅子、红花继木等用钢木架加层运输,加大运输量,节约成本。乔木、灌木掘起后应随掘随运随栽。如不能运走,可在原坑埋土假植或运至现场假植,并将根埋严。如假植时间过长,应适当浇水,以保持根处于湿润状态。如长途运输时应遮阴或打浆包装。
(5)押车人员装运苗木的技术规定:
A、苗木的装车、运输、卸车都要保护好树上的树冠、根系、土球的完整。不得折断树枝、擦伤树皮和损坏根系。要轻装、轻卸不得砸散土球。
B、苗木装车、运输应有专人负责,装车要进行苗木检验,仔细核对树种规格、质量和数量。凡不符合要求的苗木应予以更换,要准备好各种工具、材料、机械、安全标志及通行证。选择在清晨或夜间运输,保证当天调运,当天栽好,以提高成活率。
C、运苗车若超标(超长、超宽、超高)时,苗木上应有红色警示标记,以示安全。防止拖挂产生伤害。 4、乔木种植
4.1、种植前剪去损害的根、枝、叶,以减少水分蒸腾,促进苗木成活和生长。
4.2、按图纸要求、规格、种植位置进行栽植,同时注意树冠的朝向,将树冠丰满完整的一面调向主要观赏方位。行道树必须横平竖直,树杆在一条线上顺道路走向形成与之相应的线型,树身落差大时,按高度顺序排列,相邻5株树木的高差小于树高的10%,树杆有弯时应与行道平行。
4.3、种植土应分层踏实,填至一半时,土球四周夯实,再填土到穴口夯
实,筑好土堰,苗木种好后一次浇足定根水,水量视树木品种而定,4天后进行第二次浇水,10天后进行第三次浇水,以后根据需要适时浇水。
4.4、支柱:应按实际数量,需要加竹杆、护树桩支撑。
乔木在种植完成后要立即支撑,用3-4条竹杆或铁丝均力拉紧,防止初种树树根不稳,因风倒斜。(亚乔木或大株灌木种植完成后需做同样处理)。
支柱的技术措施:因新植苗易被风吹倒、吹斜,用立支柱支撑,支点处用软质材料衬垫,防止挠坏树皮,支柱要整齐、美观,不影响行人、交通为原则。支柱材料用竿、木棒、钢管或铅丝拉紧等,视苗木规格大小而定。 5、灌木种植
灌木种植亦参照栽植流程图进行,除亚乔木或大株灌木外,一般不做支柱处理。
5.1、种植前应施足基肥,深翻30cm均匀拌和。
5.2、色块图案放线时,应先用白灰、皮尺、木桩配合几何计算,确定放线面积大小。核对无误后应首先用锄头开挖出大体轮廓,以防雨水等情况冲去白灰。
5.3、色块图案栽植顺序:
(1)独立色块图案,应由中心向外侧退栽; (2)具有坡度的色块图案,应由上向下栽; (3)高矮花苗混栽时,应先栽高的,后栽矮的; (4)模纹花坛,应先栽轮廓线,后栽内部;
(5)大型色块图案,可分区、分块先放图案后用列植法栽植; (6)林下图案应先种树干周围的再种植旁边的。
5.4、遍植灌木的栽植密度:以5m远看不显土为宜。其余视设计要求而定,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栽植:一般采用点栽法,即2人一组配合操作,一人分草并挑出杂草,另一人刨窝栽植,窝距15cm丁字形栽,窝深6-8cm,将根茎埋入窝内用手指揿复土刨平,最后喷水压实。栽植密度大于80%,夏季要在早、晚栽,栽植间隔视株丛大小而定,图案要先栽轮廓后填栽里面,由上到下、由里到外,表面起伏要自然美观、协调流畅、线条分明、图案清晰、平面整齐,缺株少苗的要先补齐再修剪。并派人远观指挥,达到最佳效果为准。
6、草皮铺植
1)整地:草皮铺种前,须挖土翻地,挖土深度为20-30cm厚,捣碎土块,最大土块不得大于2cm,并用细齿钉耙刨平。
2)铺草要选择杂草较少的种源草皮,掘草前应提前三天灌一次透水。 3)将种源草皮用利刃切成30×20厘米的长方块,切口深10厘米。然后用平铲或大花撬带土铲起,草皮厚3-5厘米,整批草皮厚度须一致。
4)草块掘好后,可放在20×100×2厘米的木板上抬运、装卸。每块木板可放草块2-3层,每车木板草块可推2-3层。
5)铺草前应先喷水渗透,后钯松表土,然后抬木板草块至栽植地径轻拿铺平,块薄的要填土,块厚的要削土。草块要铺成“丁”字形,留缝1-2厘米,草缝间要用细土填平并用脚踏实。
6) 草皮铺设后,须用200千克滚筒压实,然后才灌水,水压要低,缓缓浸透草块。 7、整形修剪
7.1、树木定植前后应对树木所在位置与功能的现场情况对树形进行修剪调整,使其形态达到景观设计要求。
整形修剪的技术措施:乔木疏枝剪口与树干平剂,不留柱,灌木疏枝应与地平齐。短截枝条注意留外芽,剪口距芽1cm左右,剪口较大应涂刷防腐剂(明胶封口),粗大枝条用手锯锯断,保护皮层,修平锯口,包扎薄膜或稀泥。根部修剪要将主根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根剪去,剪口平滑。
7.2、灌木定植后初期要对定根所产生的枯枝、叶进行剪除,对生长过高的枝条要进行修整,促进枝条发芽,使整体效果整洁、美观。 二、养护管理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分析现有植物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养护管理施工方案,如下:
认真考察现有土壤条件。首先熟悉现有土壤质地的类型,对不适于草坪、植物生长的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良和调节,以便在以后树木及草坪的维护管理中,逐步将现有土壤改良成为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6.5左右,质地适中的壤土。
合理、科学的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当土壤为碱性时,植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微量元素铁、锰、铜和硼等,可采用施石膏的办法,每亩施用0.5kg;在施肥中适当增加过磷酸钙、磷酸钙、硫酸钙等肥料,以提高土壤酸性,每年施用一次,每亩地达到50kg;另外我们可通过灌水洗盐和增加栽种部分耐盐碱植物来处理,调整土壤至适宜的酸碱性。
其部分土壤相对板结,孔隙度明显减小,我们可采用打孔灌沙处理,力争达到当量孔径0.02-0.002mm,改良土壤吸水力,使其达到150-1500hpa,这样土壤能够保持水份,并且下层水份还通过毛细作用向上运动,植物根毛能够自然生长,穿透性提高,水份易被吸收和利用,土壤的水份涵养力得到提高,减少地表径流。
对部份植物及大面积草坪长势较差地段,我们应重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通气性,通气性的好坏首先影响草坪草根系的生长,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氧气供应充足,根系生长健壮,根系长,根毛多。当透气不良时,氧气浓度低于9-10%,根系发育受抑制,特别在夏季土壤温度升高时,呼吸作用需要较多的氧气,便不能形成足够量的根毛,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先淘汰表层草层,对现有土壤进行翻挖深耕,耕翻深度为18-25cm,并及时耙地,保持表层土粒大小在Φ2cm以内。对过于板结土块,补充沙土含量进行调节,使其土壤能够保持较好的团粒结构,粒径为0.25-10mm。 1、树木养护工作
养护及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三分种,七分养”,一年四季都要进行;又是一项无尽无休的长期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及丰富的养护管理经验。我们针对本工程所栽植乔、灌木,依据其各自生物学特性,结合本项目的具体立地条件,制定以下措施: 1.1、大树养护管理
A、强化支撑:对支撑进行检查,强化支撑,防止倾斜松动根系。 B、浇水:可在树干上部安装喷雾装置,减少叶面蒸腾,避免地上部分失水过多。
C、搭棚遮阴,夏季应搭建荫棚,防止强烈日晒。 D、地面覆盖,在根的周围覆盖地膜和草垫,保湿防寒。
E、修补、包扎损伤树皮,对残伤枝条疏剪,保持树形完整。 1.2、乔、灌木养护
A、浇水:抗旱工作,夏季高温季节早晚浇水,冬季午后进行。浇水时细洒慢浇,浇足浇透。如果出现跑、漏水,土壤下陷,应及时扶正苗木和培土,保证每月浇水2次以上,生长季节和春旱、秋旱每月增加1-2次浇水工作。气候特别干旱时,除浇足水外,还要增加叶面喷水保湿,减少蒸腾。浇水时特别注意:
B、追肥:乔、灌木待根系生长完好后,在萌发或苗木生长期施用肥料1-2次,追肥以速效肥料尿素为主,适量追加复合肥,追肥时间通常在春秋两季,秋季采用磷、钾肥后期追肥,施肥以浇灌为主,再结合叶面喷洒等辅助追肥措施。花灌木在开花后,要进行一次以磷钾为主的追肥。新栽植物或根系受伤植物,未愈合前不施肥。每年4至9月乔灌木生长期内施肥1—2次。在树冠投影处挖环状沟或打穴,用尿素0.1%—0.2%水溶液,也可施有机肥料。
C、修剪整形:随时观察,及时抹芽去蘖,合理疏枝短截,适时剪除内膛枝,丛生枝,徒长枝及病虫枝,保持树冠完整美观,内膛通风透光。对彩色图案植物应增加修剪次数及修剪量,及时进行图案修剪,促进枝条萌发、茂密,保持色彩鲜明,整齐美观,基本上要求每月一次修剪整形。对一般乔木的养护性修剪,应当“多疏少截”,修剪不宜过重,保持自然树形。为保持树冠丰满,应及时剥芽、去蘖、合理疏枝短截,随时剪除重叠枝、交叉枝、下垂枝、枯病枝、徒长枝、细弱枝和机械损伤枝。
花灌木的养护性修剪,应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树形,适时修剪细弱枝、干枯枝、外围枝、病虫枝、衰老枝、徒长枝、下垂枝、竞争枝。
D、病虫害防治
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浸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超越了它们的适应范围,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害和虫害,如变色、坏死、萎蔫、畸形或叶片、树干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等都直接影响植物的观赏效果而使整个绿化景观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所以我单位把其防治纳入工作重点,采取“预防为主。
E、对部份长势较差的植物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或部份更换树穴内种植土,对土壤偏酸或偏碱的情况,依据所栽植植物、生物学特性,改良调节酸碱度,创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