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氯气的性质制备与用途;
3.氮的化合物与硫的化合物的性质、制备与用途。
学习过程
一、硅及其化合物
1.硅是一种 色、有 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沸点 ,是良好的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与其他物质起反应。
Si+HF——
Si+NaOH+H2O—— 2.纯净的SiO2晶体是 的,熔、沸点很 ,硬度 , 溶于水。二氧化硅具有 的通性;二氧化硅还能与氢氟酸反应,用于 。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SiO2+CaO—— SiO2+NaOH—— SiO2+HF—— 【交流探讨1】
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否直接与水反应制得它所对应的酸——硅酸?如不行,该如何操作?写出化学方程式。
二、氯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分别写出Cl2与铜、铁、氢气、水、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途。
【交流探讨2】
1.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再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 ⑤盐酸 ⑥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⑥ D.③④⑥
2.在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 ,这说明氯水中含有 (填化学符号),相关离子方程式为 ;把染有红墨水的布条放入氯水中,可以看见 ,这说明氯水中含有 (填化学符号),写出产生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氯水还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 ,这说明氯水中含有 (填化学符号)。氯水光照后,浅黄绿色会逐渐消失,并放出气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SQ共7页 第7 页
三、硫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2.三氧化硫是一种 氧化物,具有 的通性。
3.浓硫酸具有 通性,此外还有三大特性: 。 【交流探讨3】
1.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①双氧水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2.(1)将CO2持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如何?
(2)将SO2持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如何?
3.能证明SO2中混有CO2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再通过高锰酸钾溶液
4.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SO2,请同学们说说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
5.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各表现的性质是:
A.强酸性 B.难挥发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高沸点性 ①干燥H2、SO2等气体 。 ②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 ③清洗镀件表面氧化物 。
④浓硫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后来又变黑 。 ⑤胆矾中加入浓硫酸,久置变为白色粉末 。 ⑥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形成“黑色发糕” 。 四、氮及其化合物
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NO和NO2性质的比较
SQ共7页 第7 页
性质 物理 性质
NO NO2 色、态 溶解性 毒性 化学性质 2.氨气
(1)物理性质: (2)制备(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 。 ②反应装置: 。 ③干燥方法: 。 ④收集方法: 。 ⑤验满方法: 。 ⑥试管口中棉花团的作用: 。 ⑦其他制备方法: 。 ⑧工业制备氨气: 。 (3)化学性质
氨气与水反应:可做喷泉实验。 NH3+H2O
。
氨气的催化氧化: 。 氨气与酸反应:
NH3+HCl—— NH3+H2SO4—— 3.硝酸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强酸性:稀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与金属反应不产生 气体。
②不稳定性:不稳定,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分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因此硝酸应该保存在 ,久置的硝酸呈 。
③强氧化性:
Cu+HNO3(浓)—— Cu+HNO3(稀)—— C+HNO3(浓)——
常温下,使Al、Fe ,除此之外 也能发生此现象。 【交流探讨4】
1.俗语“雷雨发庄稼”蕴含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两瓶红棕色的气体NO2和溴蒸气,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这两瓶气体?
SQ共7页 第7 页
随堂检测
1.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KMnO4酸性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⑤含I2的淀粉溶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③⑤
2.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组是( ) A.SO2、Cl2、H2S B.O2、H2、SO2 C.CH4、H2、Cl2 D.CO、SO3、O2
3.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乙溶液褪色变成丙。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
A.SO3 H2SO4 H2SO3 H2S S B.SO2 H2SO3 H2SO4 SO2 SO3 C.SO3 H2SO4 H2SO3 SO2 Na2S2O3 D.SO2 H2SO3 H2SO4 H2S S
4.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
A.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
B.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
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 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5.按图进行实验。试管里盛有10 mL NO,然后缓慢地通入6 mL O2(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面关于该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SiF4↑+2H2↑ Si+2NaOH+H2O
B.试管内气体为无色,是NO C.试管内气体为无色,是O2 D.试管内液面不改变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1.灰黑 金属 高 半导体 Si+4HFNa2SiO3+2H2↑
SQ共7页 第7 页
CaSiO3
2.无色透明 高 很大 不 酸性氧化物 雕刻玻璃 SiO2+CaOSiO2+2NaOHNa2SiO3+H2O SiO2+4HFSiF4↑+2H2O
【交流探讨1】
不行,因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或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二、2.Cu+Cl2CuCl2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O(次氯酸)+HCl Cl2+2NaOHNaCl+NaClO+H2O或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交流探讨2】 1.C
2.白色沉淀 Cl- Ag++Cl-AgCl↓ 布条褪色 HClO Cl2+H2OH++Cl-+HClO CO2 HCl 2HClO
2HCl+O2↑
H2SO3 SO2+2NaOH
Na2SO3+H2O
三、1.(2)①酸性氧化物 SO2+H2O
SO2+NaOHNaHSO3 ②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褪色(石蕊变红)。 ③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④SO2具较强的还原性,可被X2、O2、KMnO4、HNO3等许多氧化剂氧化。 SO2+Br2+2H2OH2SO4+2HBr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2SO2+O2
2SO3 (3)略
2.酸性 酸性氧化物
3.酸的 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交流探讨3】 1.A
2.现象都为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3.C
4.SO2
5.①C ②E ③A ④AD ⑤C ⑥DE 四、1.
性质 NO 色、态 无色气体 物理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性质 毒性
NO2 红棕色气体 易溶于水 有毒 3NO2+H2O2HNO3+NO 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 与CO中毒机理类似) 2NO+O22NO2 化学性质 2.(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2)①Ca(OH)2+2NH4Cl②固+固
气体
SQ共7页 第7 页
CaCl2+2NH3↑+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