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科论文格式,各教师自行下载,仅供参考。
要求:
1、增加一页封面。 2、字数要求:
论文内容摘要200—300字,正文部分3000—10000字。具体要求请参考论文指导手册。 3、字体要求:
(1) 题目用2号字,黑体,居中。
(2) “目录”二字用宋体小3号字,目录内容用宋体小4号字。目
录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
(3) “内容摘要”四个字4号黑楷体,内容小4号楷体 (4) “关键词”三个字4号黑楷体,内容小4号楷体 (5) 正文部分一级标题用4号字,黑体,居左 (6) 正文部分二级标题用小4号字,黑体,居左 (7) 正文内容用小4号字,宋体,1.5倍行距。 (8)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
“参考文献”用4号字,黑体,内容用小4号字,宋体。 4、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写作规格为:
[1](著作)作者:《书名》,xxx出版社xxxxx年第x版 [2](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x年第x期。 [3](网上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具体网址,上网具体时间。
5、关键词3—5个。
6、正文内容:每个自然段前空两格,同时请注意序号的使用: 一、(一级标题) (一)(二级标题) 1、 (1)
6、毕业论文一律要求打印。
页面设置为:纸张为A4;页边距:上⒉8厘米,下⒉5厘米,左⒉5厘米,右⒉5厘米;装订线0.5厘米。行距为1.5倍,字距为“标准”。
页码设置为页面底端,小5宋体,剧中,格式为“第×页 共×页”(页码设置从正文起) 7、论文格式附后。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老师 教学单位
年 月 日
目 录(宋小三号)
一、广东省目前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及成因………………………………………2
(一)劳动争议案件继续呈上升趋势,案件标的增大………………………2 (二)集体争议案件上升速度较快……………………………………………4 (三)劳动争议案件处理难度加大……………………………………………5 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弊端……………………………………………6
(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冗长,不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处理………………7 (二)不利于当事人诉权的保护………………………………………………8 (三)实行强制仲裁,违背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9 (四)造成了法律适用上的混乱………………………………………………10 (五)仲裁机构本身由于其职权的局限性和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依法裁 ……………………………………………………………………………… 10 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方向…………………………………………..11
(一)实行“裁审分轨”制的优点……………………………………………12 (二)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裁审分轨、各自终局”双轨制体系的可行性 ……………………………………………………………………………… 13 四、对实行“裁审分轨”制具体做法的建议 ……………………………………14
(一)在“裁审分轨”制的前提下实行“两裁终局”………………………14 (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15 (三)加强仲裁机构的司法职能………………………………………………15 五、结束语……………………………………………………………………………16 参考文献……………………………………………………………………………… 17
(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反思与重建
(二号,黑体,居中)
姓名:X X X (楷三号,黑体,居中) 指导教师:X X X (楷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摘要】本文以广东省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特点作比较,结合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优点和弊端,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予以论述,并分析了建立“或裁或审,裁审自由”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笔者的见解。(楷体,小四号)
【关键词】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单轨体制 双轨体制 劳动仲裁 (楷体,小四号)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又称劳动争议处理体系,是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处理过程中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也是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①改革开放以后,……(小四,宋体)
一、广东省目前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及成因(四号,黑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不断推进,广东省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下列特点。(小四,宋体)(1)
(一)劳动争议案件继续呈上升趋势,案件标的增大(小四,黑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90.6%和83.9%。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巨大,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不堪重负。
(二)集体争议案件上升速度较快(小四,黑体)
……(小四,宋体)
②
①②
①张三:关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法制日报》2005年12月5日。 ②李五:论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第45-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