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1.《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胡发广:《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第 1 页

№:5—14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差异。 △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翻译。

△学会根据具体语境推测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学设想和安排

△采用讨论法。 △预习思考题:

1.古代汉语为什么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 2.文言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哪几种情形? 3.课本文言文的注释中,“某字”通“某字”与“某字”同“某字”表示的意思有何不同? 4.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种情况?翻译时应该怎样处理? 5.文言文主要有哪几种特殊句式?应该怎样翻译?

△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文言词语 文言实词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汉字的数量远比现在要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9353个;《康熙字典》收录汉字48000多个,其中包括大量的异体字;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共收汉字7万多个。汉字数量少,一词多义的现象自然就会普遍存在。二是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这是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最重要的原因。

比如课文所举的“亡”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就有以下9个义项: ①逃跑,逃亡。《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②不在,出门在外。《论语·阳货》:“孔子时(通“伺”)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滕文公下》:“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季氏几代以来把持鲁国的政治,阳货这时正又把持季氏的权柄。)

③失去,丢失。《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通“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④灭亡,消亡。《左传·僖公三十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⑤死。《论语·雍也》:“亡之,命矣夫!”《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yóu)、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⑥过去的。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⑦通“忘”,忘记。《管子·枢言》:“亡其身失其国者殆。”《论衡·语增》:“为长夜之饮,亡其甲子。”

⑧通“盟”,盟约,立盟约。《吕氏春秋·慎行》:“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

胡发广:《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第 2 页

⑨通“无”。 1)[动词]没有。《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量知》:“抱布贸丝,交易有亡,各得所愿。” 2)[动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不然”。《庄子·大宗师》:“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 3)[连词]不论。《汉书·丙吉传》:“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 4)[副词]不。《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三年》:“所过亡得卤(通“掳”)掠,秦民皆喜。”

如果算上活用,古代汉语中的“亡”还有更多的义项。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亡”仅有“逃跑”、“失去、丢失”、“死”、“死去的”、“灭亡”、“通‘无’”6个义项。

尽管一词多义是文言文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一个词只表示一个特定的含义。 (二)古今异义

实词的古今意义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改变说法。(参见《〈汉语语法〉教案第4页》及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62~63页。) (三)通假字

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

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词,古代有时可以借用,叫做假借。 假借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让我们先看两个例句: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前句的“女”通“汝”,表示“你,你们”的意思。《说文解字》:“汝,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今河南省鲁山县大盂山),东入淮。从水,女声。”可见“汝”的本义是汝水,表示“你”或“你们”是假借。这是因为“你”字出现得较晚,最早见于《隋书·五行志上》,为宋代辞书《广韵》收录:“伱,秦人呼傍人之称。”

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比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中的“惠”通“慧”,聪明。而其时已有“慧”字。例如:“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成哉!”(《论语·卫灵公》。译:说的话从不涉及义理,还好卖弄一点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育啊!)

古今字的出现是因为有些词通过引申、比喻、假借等方法,有了多个义项,后来的人为了方便区别这些义项,又另造了一个或几个“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义项。如“暮”是“莫”的今字,最早见于《国语·晋语五》:“范女子(人名)暮退于朝。”《离骚》中也有“暮”的用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但后人使用时,却有时写作“暮”,有时写作“莫”,例如: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即1046年) △至莫夜月明,独与(苏)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即1084年)

为了方便起见,课本注释时把通用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用“通”来表示,如:“反”通“返”,“女”通“汝”,“惠”通“慧”,“莫”通“暮”。

通假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分三种情况:一是完全同音,如“反”与“返”,“惠”与“慧”;二是声母相同,如“亡”与“无”,《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三是韵母相同,如“信”与“伸”,《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

“同音代替”这个规律决定了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十分密切。一种情形是形声字和它的声旁字可以互相替代,如:“坐”通“座”,“禽”通“擒”,“直”通“值”,“贾”通“價”,“道”通“導”。还有一种情形是同声旁的形声字常常可以互相替代,如:“距”通“拒”,

胡发广:《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第 3 页

“说”通“悦”,“厝”通“措”,“被”通“披”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同音代替”是就古音来说的,由于音变,有些假借字与本字按今音来读已经不同音了。如:

△(陈涉)趣赵兵亟入关。(“趣”通“促”)(《史记·陈涉世家》)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劝学》)

异体字,音同义同,只是字形不同。异体字不管处在什么语境,都可以互换。课本注释时用“同”来表示。如:“杯”同“桮”同“盃”,“歡”(今作“欢” )同“懽”同“驩”。

除实词外,有些虚词也有通假现象,如:“尔”通“耳”,“邪”通“耶”,“已”通“矣”等。

(四)词类活用

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与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1.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征,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王,为王,称王。活用名词+补语)(《鸿门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造册。活用名词+宾语)(《鸿门宴》)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所+活用名词→名词性结构作定语)(《陈涉世家》) △不蔓不枝(蔓,长藤蔓;枝,生侧枝。否定词+活用名词) (《爱莲说》) △顺流而东也(东,向东行驶。状语+活用名词) (《赤壁赋》) △权,然后知轻重(权,用秤称。活用名词独立成句)(《孟子·梁惠王上》)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维持生活。名词叠用) (《归去来兮辞》) 2.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即“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⑴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用作使动的动词常常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鸿门宴》)

但当一个及物动词和一个不及物动词共同支配一个宾语时,这个宾语就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例如: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走,使……逃走)(《赤壁之战》) 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贫,使……贫困)(《荀子·天论》)

⑶名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见,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得到某种事物。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鸿门宴》)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使……长肉)(《中山狼传》) 3.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⑴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以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例如: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这里可译为“钦佩”“赞许”)(《苏武传》)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对……感到奇怪)(《张衡传》) ⑵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事、物,或者把宾语当作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事、物。例如:

9nzpt4898u072ie1yi364bptb11wxs00mh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