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的小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

综上所述,对于用材林造林为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和稳定的目的,通常采取以下六项措施。即: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结构、精心栽植、细致整地、抚育保护。

2、森林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经营措施如下: 1) 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 特点a: 经过种子萌发----幼树生长等,主要是营养生长。 b: 生殖器官尚未形成,不能开花结实。

c: 在幼年发育阶段,可塑性大,适应性强,枝条再生能力强,适

于营养繁殖。(板栗是极难生根树种,但一年生苗可扦插成活)

经营措施:

a: 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幼树的生长。加强抚育管理

b: 幼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有的树种几年、有的需要几十年。 2)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大量结实之前(3--5次结实)

特点:开始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开始开花结实。仍以营养生长为主,

生长较快,结实不多,空籽较多,种子可塑性大,适合于引种。 经营措施:加强抚育管理,疏伐,改善光照条件。

3)壮年期(结实盛期,成年期):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下降为止。成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

特点:结实数量大而稳定,量多质好,是种子工作的主要时期 措施:加强林分管理,搞好种实采集、处理、贮藏。

4)老年期(衰老期): 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直至个体死亡。

特点:结实逐年减少,种子质量差,树木抗性弱,生理机能衰退,枝、梢逐渐枯死。一般生产上不用此时期种子。

第二章 森林立地 一、概念

6

1、立地,2、立地质量,3、立地指数,4、立地级,5、立地主导因子 二、填空题

1、组成立地的因子有( )、( )、( )、地形和水文因子。 2、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 )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3、立地指数是采用林分( )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4、立地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空间位置和( )。

5、造林地种类主要包括荒山荒地、( )、( )、( )。 三、单项选择题

1、立地条件也称为( )。

(1)环境; (2)立地; (3)立地指数; (4)生长条件 2、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综合称为( ) (1)环境条件; (2)生长条件; (3)立地条件; (4)生活条件 3、停止农业利用一定时期的土地称( )

(1)四旁地; (2)撩荒地; (3)荒山荒地; (4)农耕地 4、立地指数法是用标准年龄时的( )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1)林分平均高;(2)优势木平均高;(3)最近5年高生长;(4)胸高以上高生长

5、通常立地主导因子的数量为( )。

(1)一个因子; (2)一到二个因子;(3)三个因子;(4)四个因子以上 四、简答题

1、简述立地组成因子包括哪些。 2、简述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有哪几种。

3、简答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包括那些等级。 答案: 一、

1、立地(Site):是指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2、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是指某一立地上森林或其他植被的生产潜力。 3、立地指数:标准年龄时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的平均高。

7

4、立地级:标准年龄时林分的平均高。

5、立地主导因子:立地组成因子众多,其中一些因子对树木的生长起主要作用,这些因子即主导因子。 二、

1、气候、土壤、植被 2、平均高

3、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

4、这一空间内存在的与林木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

5、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三、 1、(2)立地 2、 (3)立地条件 3、(2)撩荒地

4、(2)优势木平均高; 5、(2)一到二个因子 四、

1、答:立地组成因子包括:

1) 气候因子:温度(极端温度、平均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雪、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腐殖质、土壤酸度、石砾含量、土壤侵蚀状况、土壤含盐量、成土母质和母岩等。 3)地形因子: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变化,可以重新分配气候和土壤条件。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 凸形 平形 凹形。 4)水文因子:水文因子在平原或沙地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 在山地水文因子常常不被考虑。

5)植被因子:地表植物的种类、组成、高度、盖度等都影响将要栽种树木的生长。此外,植被还是其他立地因子的综合反应者。

8

2、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有:

1)地位级法:在一个地区根据林分在标准年龄时的平均高,将立地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一般分成Ⅰ、Ⅱ、Ⅲ、Ⅳ、Ⅴ个等级。因林分平均高受经营措施影响,因此,这个指标并不能准确评价立地。

2)立地指数法:按照标准年龄时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的平均高制成立地指数曲线和立地指数表,优势木高不受间伐抚育影响,因此 立地指数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指标。

3)生长段法:用胸高以上连续5年高生长来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可以消除早期高生长的不稳定影响。主要适用于幼龄的针叶树。

4)气候因子法:气候影响森林生产力,因此,可以根据气候因子估测森林的生产力。一般用于大区域潜在生产力评价。

5)土壤因子法(地形):通过对土壤或地形因子的分析,评价立地质量。 6)树木生长和环境因子结合评价:用林木生长指标只能评价有林地,环境因子分析不知道林木生长的效果。用数学的方法可以使环境因子和林木生长联系起来。

3、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包括:

0级: 立地区域,根据综合自然条件的重大差异(大气候、巨大地貌等)划分。 1级: 立地带,由纬度决定的热量分异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温度带决定土壤地带性、顶极群落呈地带性分布。

2级: 立地区(立地亚区),在同一立地带内,因构造地貌所形成的大地貌单元划分(同时考虑干湿状况、土壤类型等),如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 3级: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亚区)(立地类型组),在立地区内根据中地貌、母质等,划分立地类型区。作为划分的主要特征可能因不同地区而异。

4级:立地类型(变形),立地类型主要反映土壤综合肥力的差异,同一类型具有相同的生产力。

第三章 林种规划与树种选择

9

一、概念

1、林种,2、用材林,3、树种生物学特性,4、树种生态学特性,5、适地适树 二、填空题

1、人工林五大林种为( )、( )、( )、( )、经济林。 2、林业区划是根据( )、( )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和林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划分的。

3、用材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速生性、( )、( )和( )。 4、经济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早食性、( )、( )。

5、中国的林业区划把全国划分成( )个地区和( )林区。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林分中属于特种用途林的是( )。

(1)护路林; (2)护提林; (3)国防林; (4)水源涵养林 2、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 )。

(1)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态学特性;(2)生态学特性包括生物学特性; (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4)它们都包括在林学特性之中

3、树种选择的生态学原则是指所选择的树种应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即( ) (1)适地适树; (2)满足造林目的; (3)满足社会需求; (4)实现经济价值 4、树种选择的经济学原则是指所选择的树种应尽可能地满足( )要求.

(1)适地适树; (2)造林目的; (3)社会; (4)经济价值 5、速生的树种( )丰产树种。

(1)一定是 ; (2)不一定是; (3)肯定不是; (4)也是 四简答题

1、简述人工林的五大林种。

2、简述树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林学特性的区别。 3、简答造林达到适地适树的标准。 五、论述题

1、论述造林达到适地适树的途径,并说明哪条途径是基本途径。 答案:

10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的小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综上所述,对于用材林造林为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和稳定的目的,通常采取以下六项措施。即: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结构、精心栽植、细致整地、抚育保护。2、森林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经营措施如下:1)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第一次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nwwq8at4j9pugm7q9x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